- 会员二十年来松赞一直扎根西部乡村,默默地在乡村做了很多有意思、有温度的文化实践,也由此成为了一座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在大时代背景下,这些动人的故事能够让我们的读者更好地理解西部大开发以及乡村振兴实践中那些鲜活的细节。通过松赞这样缓慢绽放在这片土地上的实例,三联希望能为更多有志于西部有志于乡村有志于文旅行业的读者们打开一扇门,也期待有更多有识之士能投入到这样的旅程中来。对于松赞来说,《隐秘之门》是一个文化产业9.9万字3.5万人气
- 会员该书由年度视频、年度新媒体、年度音频、年度视觉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精选了2013年度的经典案例,分别从节目的原创性、道德底线以及产业化运作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析,如《拾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的怀旧与营销》、《汉字的狂欢——汉字文化类节目剖析》、《“热”因浅析》、《试析移动互联时代电视媒体的发展路径——以湖南卫视官方APP呼啦为例》等。文化产业18.6万字3.3万人气
- 会员作者近年来在国内报刊上发表的有关文化产业的部分评论、会议发言、著作序言和学术随笔70余篇,共计20余万字。这些文章分为创意营造、社会创意、文化治理与生命体验等四部分,分别讨论了实景演出、综艺电影、网络游戏、校园戏剧、文化政策、文化贸易和创意城市等艺术创作和产业发展的现实实践。文化不再是深藏于阁楼中的大象,而是社会进步的创新能量。评论集反思了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时期文化产业在推进经济转型和产业文化产业14.6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本书内容共五个部分:传统媒体与影视产业、动漫与游戏产业、网络与新媒体产业、旅游文化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覆盖了传统媒体、影视娱乐、电玩、音乐、旅游、新媒体、教育等领域,分别整理了这些领域在2013年较有代表性、新颖性和知名度的案例,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协助读者由点而线、由线而面,对文化产业的发展状况、趋势和经营管理有一个基本的认识,进而建构出读者自身对“文化产业”的独特理解。文化产业26.6万字2.7万人气
- 会员本书综合运用博物馆学、文化研究、数字媒体以及跨媒体等多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将博物馆与观众置于历史、当代、虚拟信息世界等多种语境中,在分析中法两国博物馆数字媒体传播的基础上,对如何利用数字媒体优化中国游客在法国博物馆的参观体验效果,进而更好地理解西方文化艺术,进行了深入而细致的探讨。文化产业0字2.6万人气
- 会员《21世纪经济报道》是南方报业集团下属中国最大的商业报纸媒体,是中国商业报纸的领导者。致力于服务最优秀的人群,是在世界经济界最受关注的中国经济类日报。全国三大经济类报纸之一。《21世纪经济报道》2001年创刊,始终坚持新闻创造价值的理念,以优质内容服务用户,以专业和高度推动商业中国发展,秉承移动优先的方针,大力拓展新媒体业务,旗舰产品21财经APP下载量已经突破6000万,传播力、公信力以及影响力文化产业9.2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本书涵盖以下几大版块内容:文化传播版块聚焦世界视野下我国对外文化交流与传播、“一带一路”文化传播;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版块着重研究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等;文化科技版块预判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趋势、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对文化和旅游产业影响等;文化版权版块探讨我国出版产业和文化产业版权保护等内容;文创园区和北京文产版块包括文化园区策划、城市文化规划、北京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文化产业21.1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主要内容包括国际陶瓷主要行业动态、国内陶瓷主要行业动态及景德镇陶瓷相关领域的创新动态、景德镇学的学术动态这四个方面的内容。“观景”主要是介绍景德镇学的发展动态和一些最新的研究成果;“知世”包括与陶瓷相关的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叙事,一些国际性重大活动的介绍、分析;“寻源”主要是介绍陶瓷历史上的一些古迹、人物的一些探索发现与研究论证;“博雅”突出的是陶瓷艺术、设计、技艺等与人文生活的话题。文化产业20.2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我国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长期面临着文化资源富集而文化产业发展滞后的“富饶型贫困”现象,如何破解这一现实困境成为有效释放民族文化资源正外部效应、促进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前提与必然选择。本书聚焦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实际,尝试以解剖麻雀的方式,深入其里探究民族文化产业“富饶型贫困”的悖论因素及其破解之道。运用相关理论工具与方法对甘肃民族地区文化产业发展进行实证研究,进而提出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18.5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社会需求的不断多样化,人类已经全面步入视觉时代,正如海德格尔所预言的那样:“世界被把握为图像了。”面对视觉文化的全面来袭,人类观看世界的方式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依托科技与文化相融合手段而引领的“视觉重构”理念正被广泛应用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领域。基于“视觉重构”理念的文化遗产的数字化重构研究,正是本书探讨的核心。本书构建了一个较为完整的文化遗产数字化重构的理论与实践体系文化产业12.2万字2.5万人气
- 会员为建设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从世界运河发展的实践中汲取经验,本书对除中国大运河以外的五条世界遗产运河的历史资料进行了详尽的整理,力求从世界遗产运河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三个视角,对运河简介、运河保护、运河文化传承、运河利用、国际经验与启示、典型案例以及相关法规七个方面,为同为世界遗产的中国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提供参照。文化产业14.9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文化创意产业是中国的朝阳产业,也是后发工业国家可以掌控的产业。本书分析了文化创意产业出现与繁荣发展的现实背景、作为创意产业资源的多样性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经典文化在不同条件下的多样化表达、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与地区发展,以及文化创意产业如何赋能中国的城市更新与乡村振兴;同时,本书梳理了文化创意产业的经典案例:从枕边故事到迪士尼乐园。与本书相配合的慕课课程已经在福州大学开设多年,并上线中国大学慕课网。文化产业12.9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本书是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内部自用图书。员工帮助计划(EAP)在国网天津市电力公司的有效实施,推动了“人文环境”的持续优化和柔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有效地促进了员工心理资本和组织整体效能的提升,推进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本书收录了自员工帮助计划(EAP)启动以来,天津市电力公司员工真实心理感知内容,全方位展现出员工帮助计划对员工带来的积极影响。文化产业14.1万字2.4万人气
- 会员文化产业具备二重性。一方面具有经济属性,追求利益最大化,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市场经济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具有文化属性,遵循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生存法则。因此文化产业存在着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双重引导。本书通过对我国文化产业开发过程中文化价值引导的形成机理进行研究,探讨如何优化文化产业开发,在文化价值的冲突中选取合适的文化价值,生产能形成较为健康的文化价值引导的文化产品。文化产业25.2万字2.4万人气
跳转至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