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图典中国:棉花图(汉英对照)
更新时间:2025-01-08 15:57:00 最新章节:跋 Postscript
书籍简介
清朝康、雍、乾三朝重农劝农,以乾隆朝的耕、织图类作品最为丰富。以棉花、棉纺为主题的《棉花图》,每图配所绘植棉或纺棉程序的文字介绍,以及乾隆帝和方观承各写七言诗,真实精到地反映出当时棉农和纺织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情景,是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作品,亦为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史,特别是植棉史、棉纺织史以及清代前期冀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可贵资料。此册中英对照经折装,是对古《棉花图》及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的传承创新式呈现。
品牌:外文出版社
译者:外文出版社英文编译部
上架时间:2024-07-01 00:00:00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外文出版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最新章节
(清)爱新觉罗·弘历题诗 (清)方观承 编
最新上架
- 会员你是否渴望在忙碌的都市生活中找寻一份心灵的慰藉?打开这本书,你将踏入一个充满智慧和美感的世界。本书中有各个时代的哲学家、思想家、作家闪烁着智慧光芒的金句,如“人必须摔倒,才能抵达巅峰”“生活的意义在于生活本身,而不在于你如何去描写”“我唯一的事,是爱这个世界”……每句话语都像粒粒珍珠,传递着先哲们对生活深邃的理解和不凋谢的希望,给我们直面生活的勇气。本书还收录了西方各流派的静雅画作,印象派让你看到艺术5520字
- 会员《动画角色造型卷2:设计规范、团队、情境实践论》定位于动画角色造型设计,《动画角色造型卷2:设计规范、团队、情境实践论》共分7章,第1~4章聚焦角色造型设计,第5~6章着重讲解角色动作构思与实现,第7章为习题。第1章分别从标准造型图、结构解析图、角色体态手册中学习规范并完善角色的方法;第2章从角色的服饰与道具的类型、设计原则、设计方法出发,掌握服饰与道具的设计要领;第3章进行角色团队的多维建设,分艺术6.3万字
- 会员《孔子圣迹图》是一部以孔子生平为蓝本的连环画集,其内容主要来源于《史记·孔子世家》《论语》《孟子》和《孔子家语》等古典文献。书中通过一幅幅生动的连环画,以孔子生平事迹为主题创作成连环图画;以中英文对照,结合画作讲述的方式,展现了孔子的生平、思想、贡献等多个方面。本画册原为明代著名画家仇十洲所绘,文徵明手书,以绘画专题的形式,将孔子的生平事迹和思想精髓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固定和系统的图谱。艺术9032字
- 会员本书是“漫画教程口袋书”系列以人体动态为主题的图书。全书共4章,用通俗易懂的文字讲解了人体基础结构、人体动态表现、人体动态素材和人物动态案例等4个方面的漫画绘制内容。本书创作的案例和绘制技巧可以为读者提供丰富的创作灵感!本书内容丰富,开本小巧,便于随身携带,适合漫画新手阅读和学习。艺术5684字
- 会员黑白的色彩、简单的线条,当这些单一的元素组合为创意黑白装饰画后,它们就不再单调了。经过创作,它们会呈现出多变的形式、不同的风格。本书以黑白装饰画的创意设计为主题,收录了1000例黑白装饰画素材,共分为3章。第1章为单体素材600例,第2章为画面组合200例,第3章为创意素材200例。书中收录的黑白装饰画包括植物、动物、生活用品等主题,内容丰富,图案精美,为读者提供了丰富的临摹素材和创作灵感。本书适艺术481字
- 会员三书六礼,十里红妆,凤冠霞帔,八抬大轿,明媒正娶,遇一人白首,择一人深爱。古风言情小说里用文字描绘的画面总是让人心动不已。本书将古风言情小说中的一些经典画面,变成了一幅幅动人的插画,带领读者学习绘制古风人物,并设计与故事相关的场景。本书共五章。第一章讲解古风男女五官、身形比例、动作姿态、服饰纹样、画面构图等基础知识。第二章至第五章分别以“青梅竹马”“刀剑江湖”“玄幻仙侠”“王公贵族”为主题,详细讲艺术2.2万字
- 会员《耕织图》为清圣祖康熙亲自题诗,宫廷画家焦秉贞绘图,耕图、织图各23幅,共46图,是清代最重要且最具代表性的耕织图。康熙南巡时,感慨于织女之寒、农夫之苦,传命内廷供奉焦秉贞在楼绘基础上,焦秉贞擅画人物,吸收西洋画法,重明暗,刻划精工。本册画面洋溢着农家生活温馨、和谐、美好的情绪,人物形象刻画细腻,比例准确,姿态各异,生动传神,以中国传统书籍装帧经折装的形式,中英对照讲解,为海内外读者呈现出中国古代艺术6332字
- 会员清朝康、雍、乾三朝重农劝农,以乾隆朝的耕、织图类作品最为丰富。以棉花、棉纺为主题的《棉花图》,每图配所绘植棉或纺棉程序的文字介绍,以及乾隆帝和方观承各写七言诗,真实精到地反映出当时棉农和纺织手工业者的生产生活情景,是倡导和推广植棉和棉纺织技术的优秀科普作品,亦为研究中国农业科技史,特别是植棉史、棉纺织史以及清代前期冀中地区农业经济的可贵资料。此册中英对照经折装,是对古《棉花图》及中国传统文化文明的艺术606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