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网络营销其实很简单:15位业界知名专家布道互联网营销
- 童佟 杜鹏 蔡京通 张瑞玲 佟晓多 唐克
- 1901字
- 2025-02-23 12:08:16
关系碎片化与社会化趋势
第二个趋势,关系的碎片化。我们刚才讲了信息的碎片化,现在关系也呈现碎片化。进入社会化媒体时代,关于人们的社会网络构成出现了六度空间理论。这个理论说你只需要六个人便能认识世界上任何一个人。微软有一个人力方搜索就可以对这个理论进行验证。我试了一下,我想找扎克伯格,结果发现只用三度空间就找到了。我首先找到联想的刘军,刘军再找戴尔,戴尔找乔布斯,然后可以要到扎克伯格的电话。在现实中你会发现这是很难实现的,除非你居住在只有几千人口的小镇,否则在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你是无法在现实中认识所有人的。但在互联网上你会发现这实现起来很容易。通过好友之间的转发,你的信息会传到世界上每个互联网角落。前两天有一个朋友把iPad丢在了飞机上,他非常着急。我问他上面有没有照片,他说有,我就让他发微博,告诉大家丢iPad的地点和iPad里面的照片特征。三个小时之后他的iPad找到了。


我们讲社会化媒体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它改变了表达模式;第二就是兴趣重新组合,在互联网上可以找到跟自己兴趣一样的人,找到兴趣一样的人,可以找共同的话题,可以形成新的社群;第三就是关系,无论是陌生人,还是朋友、同学,通过互联网可以把这个关系连接起来。这样一个社交媒体必然给整个互联网带来一场新的革命,所以现在看一个社会化媒体的格局,你会发现现在社会化媒体整个的发展,从我们讲的简单的即时通讯、SNS,到博客、微博、电商、网络游戏、问答网站、点评网、网络书签、相册、音乐等等,它们已经占据了我们很多的时间和空间。我们处在传统媒体和社会化媒体时间和空间切换的过程中,因为你可能不看报纸,但是有可能在用即时通讯,可能写微博、看微博,或者上论坛、上SNS,或者在网上购物,等等,社会化媒体带来了整体的改变。


社会化媒体又有两类,一类是以SNS为代表的熟人组成的,我们叫封闭式社交媒体。它要关注你,要知道你在干吗,在想什么,了解你这个人,你得同意;如果你不同意,不让别人关注,人家就找不着你。现在的Facebook也好,人人网也好,都是这个模式,是亲友团效应,靠人们熟悉的关系去影响。实际上这对整个营销也会带来很重要的变革,这个变革是什么?其实你今天所有的消费,最听谁的呢?最听你最熟悉的人,最熟悉的人是你第一权威意见领袖,然后才是那些权威人士,他们是你的第二权威意见领袖。以人的关系形成的信息架构媒体,是利用人比较近的关系口碑形成的。现在谈所谓社交化、商务,如果我们搞个SNS,只是把每个页面贴上广告,实际上这个商业模式我认为是失败的,为什么呢?它没有抓住关系的本质。关系的本质是你要把广告变成互相推荐的广告,或者叫社交广告。比如我看到这个广告,然后就告诉所有人我看了一个什么广告,大家就都去看这个广告了,因为你看了大家才都去看,实际上是这个广告深深影响了你,而不是每个页面上全部贴上广告。全部贴上广告实际上已经让用户开始疲惫了,现在广告不是太少,而是太多,所以要做的事情是减广告。我一直想做一个广告浪费指数,或者叫广告过度指数,现在有的品牌广告已经非常过度了,有的品牌已经非常有名,还要每天在电视上对你喊,而且很多品牌的广告做得非常难看,比如做矿泉水广告,就是找一个明星拿着一瓶矿泉水,喊什么矿泉水,极力推销自己。在SNS这个结构里面,你会发现整个品牌创建不是靠吆喝来的,如果只是单纯将广告贴在上面,它跟吆喝没有什么区别,很难进入人们心里。关系的推荐和口碑是最能够影响人的,所以SNS有这样一个特点。
有了微博之后,你会发现这个关系圈改变了,碎片化的关系圈又改变了。微博上你的粉丝,或者你关注的人,首先是家人、朋友、同事、同行,都是认识的;然后有外圈,有共同爱好,或者他关注你的,你表示客气也得关注人家一下,他跟你互动,哪天评论了你一下,你觉得这个人有意思,然后关注他一下;然后拓展到陌生人,大量的陌生人进来,你会发现过去在SNS里面,我们说是比较强连接,因为这些人都是你的朋友,非常熟的亲友团,到了微博上面之后就变成弱连接。这些又会经常变化,你跟很多人神交已久,但是没有见过面,有时候某个会议上见面说我在微博上见过你。陌生人进来,信息就被扩散,过去是家丑亲友团知道,现在有了微博,有了陌生人接触的话,家丑就被外扬了,并且马上就被所有人知道了。每个人成为一个信息传播的节点,这个信息传播的节点,都会形成网络结构和链式传播模式。


现在我们讲传媒的变化已经从广播式的媒体(比如电视就属于广播式媒体),到分众群体,只对这个群体看他们想看的内容。渠道型的媒体,类似现在的分众,或者一些细分媒体,未来都会变成社交媒体,社会化媒体,未来将成为传媒蓝海。因为社会化媒体可以把更多的人形成更新群体的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