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外教育简史
- 黄思记 黄宝权 王立
- 378字
- 2021-03-29 00:58:00
第二章 先秦时期的教育
本章概要:“先秦”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广义的先秦指秦朝以前的历史时期,包括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时期,以及春秋战国时期三个阶段;狭义的先秦则特指春秋战国时期。本书的“先秦”概念取其广义。因本书第一章已对人类社会初期教育的特征做了介绍,故本章专对夏商周三朝教育特征做出分析。
此一时期是中华文明的初盛期,专门学校教育也在此时期孕育。该时期教育发展主要体现为学校制度的产生与传统教育理论的产生两个方面。该时期学校制度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官府走向民间、完成了学校教育独立化的过程;文教政策的重心从尚武、尊天转向现实人伦。学校教育的独立化,以及注重德政德教,促使私学大师们开始探讨教育与教学的规律。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为这一探讨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儒家、墨家、道家等学派的教育家们从不同角度去认识教育、阐述教育,从而促成了中国传统教育理论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