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HRD手把手教你做招聘:实操版(第二版)
- 王桂莲
- 1114字
- 2025-03-30 19:24:16
02 常见用人“雷区”
正视路障的同时,还应了解企业用人方面的现状,如是否存在很多管理误区。常见典型用人“雷区”如下:
“雷区”一:迷信“名企”,活水不“活”
部分企业总是相信知名企业培养出来的人能“复制”小企业不可企及的先进管理模式,却没有去认真评估分析一下自身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与之匹配的现状、环境、团队文化等综合情况和知名企业有没有近似之处?是否具备复制的条件?另外,也没有去搞清楚“名企”人才的成功案例是依托在什么样的平台上取得的?成员间的配合成熟度与自身企业团队的差异性等客观情况。多数“名企”出来的人已经高度适应了标准化与流程化的工作环境,在进入流程不畅的非标准化的环境后会处处碰壁,可能会带来诸多矛盾与内耗。
如果把这“名企人才”称为“活水”,则自身企业现状机制即承载活水的“渠”道,机制不健全,即“渠”不通则不具备承载活水的能力,再多的“活水”最终只能汇聚成一潭“死水”。
“雷区”二:“蜜月期”错觉
在南方某知名企业工作的曲先生,在福建某同业中型企业的老板近一个月的求贤电话攻势下,加盟了福建这家企业,任副总。入职当月,老板大有要退位让贤的架势,公司“老臣们”也大力支持曲先生的工作,让曲先生大有遇知音、遇贵人的感觉。第二个月,曲先生继续在这样的环境下怀着感恩的心情忙碌工作着,可从第三个月开始,曲先生主动找老板的时候越来越多,因为碰到的问题越来越多了。最终,老板认为曲先生能力不足而辞退了他。原来是老板与新人的“蜜月期”过了!曲先生错把“蜜月期”看作工作“顺境常态”,自然是错过了真实环境的工作适应期。“蜜月期”给员工、企业、团队带来的是诸多内耗与机会成本的损失。
“雷区”三:用人疑人,疑而无方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的古训,已经为众多企业实践改良为“用人也疑,疑人也用,只是边用边疑”,而如何在用人过程中“疑”,关键在于有没有健全的制度,用制度规则防微杜渐,方法引领与制度约束同步,而不是在心态上的“疑”人,行为上的“盯”防。没有制度约束与规范的一些用人单位直线经理们在与新人建立信任关系期间,常常是靠直觉掌握所谓的“度”,由此产生的问题有:要么是干脆不用“能人”,强调听话就好;要么是不放手、不授权,事无巨细,让新人无所适从,导致新人将问题上交或因不适应而离开。
“雷区”四:重用“旁观者”
有一类新员工,环境适应能力较强,人际关系处理也相对圆滑,但论成绩没有突出表现,在工作中从不出差错,善于对组织中别人的错误洞察秋毫,上下左右原因也分析得头头是道,始终像个“旁观者”,而组织需要的更多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团队协作的行动力。
了解诸如此类的“雷区”,便于后续招聘乃至人员进用过程中的把控,降低盲目乐观预期,“避雷且不埋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