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 遇见梧桐—最初的依恋
- 云里不知处
- 3367字
- 2025-03-29 20:39:56
产检室的超声波探头在我涂抹了凝胶的腹部滑动,冰凉而沉重。窗外的四月阳光正好,一束光线斜斜地落在显示屏上,照亮了医生突然皱起的眉头。
“有什么问题吗?“我轻声问,手指不自觉地绞紧了衣角。颜书恒坐在一旁,正低头记录着我在日历上圈出的胎动时间,听到我的问题才抬起头,嘴角还挂着准备迎接好消息的微笑。医生移动探头的手停顿了一下,又换了个角度按压:“周小姐,我暂时没找到胎心。可能是宝宝位置不好...“
我的呼吸停滞了一秒。二十周了,昨天还在我腹中轻轻踢打的小生命,怎么可能...
“再试一次。“我的声音突然变得异常尖利,“请再试一次!“
探头再次滑动,按压得更用力了些。屏幕上那个模糊的小身影静止得可怕,没有跳动的小心脏,没有挥舞的小手。只有一片死寂。
“我很抱歉。“医生摘下眼镜,声音低沉,“胎儿心跳已经停止。“
世界在那一刻失去了声音。我看到医生的嘴唇在动,看到颜书恒猛地站起身撞翻了椅子,看到护士匆匆走进来递纸巾——但我什么都听不见,只有血液冲击鼓膜的轰鸣。
“婧颖?婧颖!“颜书恒的脸突然出现在我视线中央,苍白得吓人,“呼吸,亲爱的,呼吸!“我这才发现自己屏住了呼吸,肺部像被火烧一样疼痛。一口气呛进来,带着一声不像人类的呜咽。颜书恒抱住我,他的心跳快得吓人,与我迟滞的呼吸形成诡异二重奏。
“我们需要讨论下一步...“医生的声音从很远的地方传来。
下一步,多么冷酷的词汇,我的下一步应该是准备婴儿房,是参加产前课程,是感受越来越活跃的胎动。而不是...这个。
“立即安排手术。“我听见自己说,声音冷静得不像真人,“越快越好。“
颜书恒惊愕地看着我:“你确定不需要再等等,或者...“
“她已经死了。“我直视他的眼睛,“我能感觉到。“那个“死“字像一把刀,捅进我们之间。颜书恒踉跄后退一步,仿佛被我击中胸口。
回家的路上,我们沉默得像两个陌生人。车窗外的春光刺眼地明媚,孩子们在公园里奔跑嬉笑,孕妇们挺着肚子悠闲散步。世界如此残忍地继续运转,仿佛我们的悲剧不值一提。手术安排在了第二天上午。简单、快速、临床。当我从麻醉中醒来时,腹部平坦得像是做了一场长达五个月的梦。只有隐隐的疼痛和浸透枕头的泪水提醒我,那不是梦。
颜书恒守在床边,手里捧着一杯早已冷掉的水。他看起来老了十岁,眼角的疤痕在病房惨白的灯光下格外明显。
“她...取出来了吗?“我的声音嘶哑。他点点头,眼眶通红:“是个女孩。很小...但很完美。“
我们给她起名“桐桐“,就写在死亡证明上,那个永远不会被呼唤的名字。医院给了我们一个小盒子,里面装着她的小脚印拓片和一小撮我坚持要留下的头发——浅棕色,像颜书恒。
葬礼在一个微雨的清晨举行,只有我们两个人。骨灰盒太小了,小得能放在掌心。当它缓缓降入墓穴时,我听见颜书恒发出一声压抑已久的抽泣,像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
回家后,我开始收拾婴儿用品。那些精心挑选的小衣服、玩具、绘本,一样样叠好放进纸箱。颜书恒站在婴儿房门口看我忙碌,手里拿着那个没来得及挂上的梧桐叶风铃。
“别全收起来,“他轻声说,“我们可以,再试试...“
“不“我打断他,声音硬得像石头,“我不会再经历一次这种痛苦。“他张了张嘴,最终什么也没说,只是默默帮我封好纸箱,搬进储物间。但从那天起,我们之间筑起了一堵无形的墙。他越是小心翼翼,我越是烦躁;我越是冷漠,他越是退缩。
一个月后的深夜,我从噩梦中惊醒,冷汗浸透睡衣。梦中,十岁的颜书恒站在马路对面,红色卡车驶过后,他消失的地方留下一个血淋淋的婴儿。身旁的床铺空着。我赤脚走出卧室,发现储物间的门虚掩着,一线灯光漏出来。推开门,我看见颜书恒坐在地上,怀里抱着那盒婴儿用品,小桐桐的脚印拓片贴在他胸口。他哭得无声无息,只有肩膀在剧烈颤抖。我本该上前抱住他,分享这份悲痛。但相反,我轻轻关上门,退回卧室,仿佛撞见了什么不该看的秘密。
第二天早餐时,我们谁都没提昨晚的事。颜书恒的眼睛还肿着,却已经恢复了平静的表情,为我倒了一杯热牛奶。
“我订了去云南的机票。“我突然说,“需要...一个人待段时间。“他的手抖了一下,牛奶洒在桌面上:“多久?“
“一个月。也许更久。“
“咖啡馆怎么办?“
“小林可以打理。“我盯着桌面上的牛奶渍,“你母亲也可以帮忙。“
长久的沉默后,他轻声问:“是因为我吗?“
“不是。“我撒谎,“只是需要空间。“他点点头,起身收拾餐具,背对着我说:“走之前...去看看那棵梧桐树吧。就当是...跟桐桐道别。“我没想到他会用这种方式提出请求。愤怒突然涌上来:“那棵树见证了我们所有的约定,然后呢?它什么都没阻止!“
“婧颖...“
“不,颜书恒!“我站起来,双手发抖,“你总是这样,用美好的回忆掩盖现实的残酷。但这次不行!我们的孩子死了,什么都没留下!“
“她留下了这个。“他从钱包里取出那张脚印拓片,“还有在我们心里的记忆。“
“记忆有什么用?“我的声音破碎,“能把她带回来吗?“
他望着我,眼中的伤痛深不见底:“不能。但能让我们...继续走下去。“
“你自己走吧。“我转身离开,“我受够了。“
收拾行李时,我发现抽屉深处藏着一个小盒子——里面是颜书恒这些年收集的所有梧桐叶,每一片都标注着日期和地点。最上面是一片特别小的叶子,旁边写着:“给小桐桐,2023年4月5日“——本该是她的预产期。我的眼泪终于决堤,砸在那片从未见过的叶子上。
出发去机场那天,下起了暴雨。颜书恒坚持送我,我们沉默地坐在出租车后座,雨水在车窗上扭曲了外面的世界。“在前面路口停下。“颜书恒突然对司机说,“我们走一段。“
“这么大的雨...“司机疑惑地看向后视镜。
“拜托了。“
车停在梧桐路小学附近。颜书恒撑开伞,拉着我走进雨中。我们像两个梦游者,穿过空荡荡的校园,来到那棵老梧桐树下。暴雨中的树显得格外高大,枝叶在风中剧烈摇晃,却奇迹般地保留着几片嫩绿的新叶。
“记得我们十岁时在这里约定过什么吗?“颜书恒大声问,声音几乎被雨声淹没。
我摇摇头,雨水和泪水在脸上混成一片。
“我们说,如果走散了,就回到这棵树下等待!“他抓住我的肩膀,“现在你又要走散,所以我带你回来!“
“这不一样!“我哭喊着,“桐桐永远不会回来了!“
“但我们会!“他紧紧抱住我,任凭雨伞被风吹走,“我们可以伤心,可以愤怒,但不能分开,婧颖!不能再分开!“
我在他怀中崩溃,所有的痛苦、自责和恐惧如洪水般倾泻而出。我们跪在泥泞中,任凭暴雨浇透全身,像两个受伤的野兽般抱在一起嚎啕大哭。不知过了多久,雨势渐小。颜书恒从口袋里掏出一个防水袋,里面是几张泛黄的照片和一叠信件。
“你看,“他抽出一张照片,是我们小学春游的合影,“我们经历过那么多...“一张接一张,他展示着我们共同的记忆碎片:初中时他偷偷回来看我,在校园外拍下的背影;高中时他寄出却被我母亲拦截的信件;大学时他托人打听我消息的字条...
“这些年,无论多难,我都没放弃寻找你。“他的声音轻柔却坚定,“现在也一样,我不会放弃我们。“我接过那叠信件,每一封开头都是“亲爱的婧颖“,结尾是“永远等你的书恒“。这些被时间染黄的纸页,串联起一条看不见却坚韧无比的线,将我们的人生紧紧缠绕。
“我很害怕。“我终于说出实话,“害怕是因为我做了什么,才失去了她...“
“不是你的错。“他捧起我的脸,“就像当年不是我父亲的选择导致我们分离一样。有些事...就是会发生。“
阳光突然穿透云层,照在湿漉漉的梧桐树上。一片嫩绿的新叶随风飘落,恰好落在我掌心。
“看,“颜书恒轻声说,“生命总会找到出路。“
回家后,我们重新整理了婴儿房。不是清空,而是改造成了一个安静的休息室。小桐桐的脚印拓片装裱起来挂在墙上,旁边是那片标注着她名字的梧桐叶。颜书恒说得对——她留下了痕迹,在我们心里,在我们的故事里。
一个月后,我在整理书架时发现一本从未见过的相册。翻开第一页,是颜书恒工整的字迹:“给我们的小桐桐——虽然没能见面,但爸爸妈妈会永远记得你。“相册里贴满了照片:我们婚礼那天晴朗的天空,咖啡馆开业时热闹的人群,孕期第一次B超的照片...最后一页空着,只夹着一片新鲜的梧桐叶。
“等你准备好了,“颜书恒从身后抱住我,“我们可以一起完成它。“
我转过身,将头靠在他肩上,闻着熟悉的雪松气息。窗外,初夏的风轻轻拂过,带来远处孩子们嬉笑的声音。痛苦还在,但不再锋利;悲伤还在,但不再窒息。
那天晚上,十八年来我第一次没有做那个噩梦。没有红色卡车,没有消失的男孩,只有一片梧桐叶在梦中缓缓飘落,安静得像一声叹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