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汤三禁】

在《伤寒论》中有3个条文专论应用桂枝汤之禁,故谓之“桂枝汤三禁”。

其一,《伤寒论》第16条之下段云:“桂枝本为解肌,若其人脉浮紧,发热汗不出者,不可与之也。常须识此,勿令误也。”这里特别强调的是“发热汗不出”,发热是阳郁之象,汗不出是热郁于内不得外泄之象。桂枝汤属于温热之剂,具有和营卫以止汗出之力,表气不开汗不出,为寒邪束于外,阳热郁于内,此时治法应当开表泄汗,使郁热外泄,若用桂枝汤反致汗愈不出,表闭愈甚而阳热郁之更甚,或热迫血溢而为衄,或郁热内扰而为心烦懊,所以不可用桂枝汤。

其二,《伤寒论》第17条云:“若酒客病,不可与桂枝汤,得之则呕,以酒客不喜甘故也。”本条所讲的是,温热素蕴的阳盛之人,不可用桂枝汤。酒为刚烈之物,其性炎灼沸腾,常嗜饮者,必致热毒蕴于胃,湿浊积于脾,若再服桂枝,则必易助热碍湿,湿热愈发壅盛,其病变或为呕吐痞逆,或为痈疽黄疸,所以不可用桂枝。这里所言“酒客”,是指素体多火多热多湿之人,非专指酒客而言。

其三,《伤寒论》第19条云:“凡服桂枝汤吐者,其后必吐脓血也。”本条所言,与上《伤寒论》第17条基本相似,亦指素来胃中多火多湿之人,湿火内积者,多不喜甘,更恶火热之物。桂枝汤为甘温之剂,其于胃中火热之人,则必然助纣为虐,使火热益盛,火热之气上炎,所以服后容易引起呕吐,且痈疽原是火生成,湿热久蕴于胃,则腐肌烂肉而为疮痈,故使其吐脓血。

综上,关于桂枝汤的禁忌,张仲景主要指出了以上三条,这三个条文所体现的主要是两个问题:一是桂枝汤不可用于表实证;二是桂枝汤不可用于湿热内盛之人。表实或湿热内盛的实质,就是阳盛,所以古人有“桂枝下咽,阳盛则毙”的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