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文武之才何其盛

管亥考虑了一两天,终是投入了刘和的麾下。

不仅是管亥,他麾下那些贼众,亦有不少人陆续前来高唐县,向这里的守高唐县令刘备投诚。

他们围攻县城数日,没能获得任何收获;在濕水边的营寨,也被刘和的骑军所覆灭,仅有的一点辎重粮食全部丢失,如今正是山穷水尽的时候。

有的人饿着肚子,前去寻大首领张绕的主力;有的人结伴散入乡间,抢劫未疏散民众的粮食,继续苟延残喘;也有人厌倦了这种日子,宁愿冒着被杀的危险去投官军。

事实上,无论是管亥,还是那些投诚的贼众,有谁是天生就喜欢造反呢?谁又不想安居乐业?

青州六个郡国,极盛时有编户七十万余,人口近四百万,仅一个平原国就有上百万人。

经历过几次黄巾肆虐,如今人口还有近两百万,而州中黄巾则有一百多万,难道是青州人个个都天生喜欢造反?

不过是秩序崩溃后,没有及时得到恢复,大部分人被动的卷入到混乱中,无法组织起生产,也没有了任何产出。然后为了一口吃的,只能放下所有的道德约束,随着大流四处抢劫。

刘和要平定青州,对黄巾肯定要剿抚并用。除了一些顽固分子或罪大恶极之人,大部分都要导其向善,归于秩序之下,如此才算抚民有成,为朝廷和地方保留住元气。

这些率先主动投诚的人,刘和都会善加安抚,给予他们基本的生存口粮。

管亥既然投效,也向刘和透露了张绕所部的详细军情。

除开管亥这三万人的前锋外,张绕所部还有二十五万多。与前锋相比,其中老弱所占的比例更高,战力自然也不如前锋。

然而,仅仅只是这人数,都已经足够把高唐小城给淹没掉了。

哪怕刘和把所有六千幽州骑、八千郡国兵全部调过来,在野战之中,要把这么庞大的贼寇击溃,也没有足够充分的把握。

更何况,调动这么多人,准备足够的粮饷,凭高唐津关的运力,也不是短时间内能够完成的。就眼下这一千骑军,三千郡国兵,都足足花费了三天。

而张绕那二十五万主力,距离高唐县不足五天路程。

刘和当即立断,决定先放弃高唐县和高唐津关,撤往大河对岸防御。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继续留在高唐县,等到张绕主力一来,这五千幽州骑、郡国兵绝非其对手,不过是白白浪费军力。

而刘备在这里坚守这么久,又会同刘和的骑军击溃张绕的前锋,让他得以俘虏管亥为己用,进而获得张绕部的详细军情,已经是超额完成了预定的警戒任务。

临走之前,刘和令刘备、赵云等分兵剿灭县中肆虐的小股黄巾,并布告远近,通报黄巾贼即将到来的消息,提醒民众注意逃难。

只是那投效的三千黄巾,倒让刘和有些为难了。

时间紧迫,运力宝贵,不适合把他们一同运过大河去。

但如果不管的话,待张绕的黄巾主力一到,估计只能继续从贼。

陈群却劝刘和道:

“就算从贼也是无妨。他们既有向善之心,又见识过幽州骑的威力,体会过刘国相的仁慈。哪怕再次被黄巾贼裹挟,将来决战之时,也很容易向刘国相倒戈。”

“刘国相甚至可给予他们十日之粮,先行晓谕他们,不妨暂时先投入黄巾贼中,在贼中宣扬国相的招抚之意,待到他日再行投效。”

“所为难者,刘国相既有安抚士民之志,他日若投效之人甚多,手中的粮食是否能够支撑?”

“如今不过十月底,哪怕把他们安顿下来,分配田地种下冬麦,也要等到明年四五月才有收成。期间的粮食,只能完全仰仗于刘国相。”

刘和皱紧了眉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幸好这时候上计掾崔琰渡河而来。他向刘和、陈纪通报了公孙瓒同意合兵讨伐黄巾的消息,让众人心头的些许担忧顿时散去。

公孙瓒麾下的兵力,比刘和更加雄厚。有了他相助,不难击破这二十五万黄巾贼。

听到刘和在为粮食的问题烦恼,崔琰向他提议道:“国相何不预先向徐州收购粮食?今年徐州丰收,如今粮食尚处低价,正适合提前收购囤积。”

“属下在徐州游历时,尝去过东海国,知有豪商糜竺糜子仲,家中资财过亿,必然囤积有大量粮食。国相亦为东海人,还是东海王之亲族,何不籍着家世和乡谊,求助于糜子仲呢?”

“其人虽为商贾,却是雍容有礼,必然愿意襄助。”

“东海糜氏之名,我在家中时亦闻之,只是未曾有过交结,”刘和沉吟着说道,“若如季珪所言,确实可向其求助。所为难者,此事颇费时日,却是没有合适的联络之人。”

原本崔琰便是最合适的人选,既娴于辞令,又与那糜竺有过交往,身份也足以代表刘和。

可如今马上要到年底了,他需要前往长安上计,此事比交涉糜竺更加重要些。

“国相不必担忧,”崔琰笑道,“青州多士,国相即将临州,何用担心没有合适的人才?”

“有北海剧县人孙乾孙公祐,颇有辞令外交之才能,曾与属下一同受业于郑康成公门下。国相可预先辟其为州中从事,属下再修书一封,孙公祐必然愿为国相效命。”

“如此就麻烦季珪了!”刘和从善如流,“待朝廷任命下来,我即刻授其簿曹从事之印。”

“唯,”崔琰躬身领命,又顺便提醒刘和道,“国相要大批采购粮食,所费的资财必定不少,国相可早作计议。”

“资财之事,确实要先留心一番,”刘和望向麾下众人,“诸位可有想法么?”

这次回答的却是幽州从事、别部司马刘备:“有明公主掌幽州,公子何须担心资财?自幽州贩马至徐州,可收四倍之利。沿途又都在明公治下,一旦青州稍定,即无须担心路上的安全。”

“没想到玄德居然有经济之才!”刘和大喜。

天子推荐给他的人,果然不同凡响啊!

这刘备既能治县,又能领军,还有经济之才,堪为得力臂助;而那张飞,可以把膂力超群的管亥压制得动弹不得,必是难得的猛将。

一旁的陈群,听着崔琰等人侃侃而谈,一干问题很快得到妥善解决,也不禁感慨道:

“刘国相麾下,文武之才何其繁盛也!”

……,……

刘和率部过河,让张绕的近三十万黄巾贼扑了个空。

在高唐县内肆虐一番后,张绕有心继续北上,渡河劫掠平原国廨所在的的平原县。

可刘和在渡河时,带走了所有的渡船,黄巾贼只能望河兴叹。

哪怕搜刮到了一些小船,却也运不了多少人。贸然过河的话,等于是给刘和的幽州骑送战绩。

这种情况下,只能和前年一样,等待大河封冻,而后举全军渡河。

张绕并不担心会在冰面上被幽州骑突击。大河毕竟宽阔,就算是封冻,冰层也不会太厚,可以让人顺利过河,却绝对承受不住骑兵的重量。

更何况,冰面上那么光滑,马匹能跑得起来么?

而刘和那边,看着天气越来越寒冷,知道黄巾贼即将大举过河,也开始作决战的准备。

公孙瓒也如约率军来援,带来了八千幽州骑,万余州郡兵,驻扎在马颊水的南岸。

这条河为上古九河之一,亦为渤海郡、平原国之间的界河。公孙瓒在南岸驻军,就算是进入到平原国境内了。

刘和以新晋的骑司马赵云领百骑为护卫,主动带着崔琰、陈群、刘备前往其军营相商。

之所以带上刘备,是听说他曾与公孙瓒有很深的交情,可以把双方的关系拉得更近一些。

见面寒暄之后,公孙瓒望着刘和身边的刘备,果然非常热情,却也颇有几分惊讶:

“玄德一向可好?自讨伐张纯、张举之后,已有三年未见,我甚思念之。不意今日居然会于营中,见于伯平之身侧!”

“在下辗转两三年,赖明公提携,得以跻身大司马府,在公子身边效力,”刘备笑着应道,“虽在异乡,也常听到伯珪兄的威名,知伯珪兄功业日盛,在下也颇与有荣焉。”

“玄德也在大司马府么?如此倒成了同僚,当更加亲近才是!”公孙瓒又是一惊,心中却涌起对刘虞的一些不满来。

他是大司马府长史,为属吏之首。可府中这些新的任命,却没有传达到他的手中。

“我也久未和长史叙谈了。稍后当与长史、刘司马一醉方休!”

刘和也笑着说道,把话题导向正事:“此次黄巾贼来势汹汹,在高唐县裹挟民众之后,人数足有三十万。便有长史来援,亦当谨慎应对才是。”

说起这件事情,公孙瓒立即严肃起来。

毕竟黄巾贼进到平原国之后,下一步便是他的渤海郡和甘陵国。

虽然国相之印还在刘和的手中,但这甘陵一国,如今已被公孙瓒视为自家囊中之物了。

他摊开准备好的皮制地图,指示着上面的平原国,推断黄巾贼可能的行军路线。

作为多次领军出边关、击退乌桓部落的将领,他对战事有着极强的判断力,刘和、刘备等人都听得颇为入神。

到了最后,公孙瓒指着地图上的马颊水,向几人说道:“依我之见,此地即为破敌之处!”

陈群却不甚赞同,代其父亲质疑道:“若以此地为战场,则大半个平原国皆被黄巾贼肆虐,损失必然惨重。以两位中郎将的军力,难道不能拒敌于大河边上么?”

刘和也有些不忍,却还是代公孙瓒回答道:

“黄巾贼数量太多,战阵极厚。唯有依靠幽州突骑之力,才能够凿穿其战阵。然大河之上,冰层厚度不够,我等无法出动突骑。”

“长文若担心国内民众,可请陈国相布告国中,让民众前往甘陵国暂避。我将传令缘边之隃县,尽量保障民众之生计;并以突骑、郡国兵隔开黄巾贼,确保民众不受荼毒。”

陈群缓缓点了点头。

虽然不尽如人意,但为了击破黄巾贼,也只能够如此了。

……,……

十一月二十四日,黄巾贼主力攻打平原县。

刘和派出甘陵长史鲜于银、别部司马刘备等,领五千郡国兵助陈纪守城;公孙瓒则以渤海太守公孙范率领幽州突骑,居于战线之外,不住的以骑射或突击进行袭扰。

这是乌桓部落的战法,公孙瓒麾下长期和他们打交道,也运用得非常纯熟。

张绕一时无法攻破鲜于银、刘备等人的防守,又被公孙范的幽州骑搅得心烦意乱,心情越来越暴躁。

两天过后,攻城依旧没有太大的进展,反而在外围折损了不少贼众。张绕一怒之下,干脆弃了平原城,全军向北,追击公孙瓒的幽州骑。

他一直追到马颊水南岸,公孙瓒以郡国兵为主力,依托营寨稍加抵抗后,即放弃营寨渡河北走。张绕见他轻易被击退,兵力也不多,认为绝非己方之敌手,于是以三万前锋过河追击。

追出大约三里,黄巾贼前锋的队列拉得越来越长,却有数支突骑突然自两边杀出,将整个队列截为数段。

遭到这般突然袭击,再回想起一个月前在高唐县濕水边的遭遇,众贼人顿时陷入慌乱,依着本能纷纷各自聚拢,成为一坨坨的标靶。

这种毫无阵势可言的敌众,乃是突骑最喜欢的肆虐对象。

千人一支的突骑军,仗着马匹之利,不住的向小坨的敌人发起进攻。或者以骑射,或者以突击,每次都能带走不少外围的贼人。

一坨坨的黄巾贼,彷佛易化的糖果一般,被突骑舔得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崩溃。

极少数的贼人,幸运的躲过了突骑军的肆虐,得以逃回马颊水南岸,向大首领张绕带去了前锋部队全军覆没的噩耗。

张绕知道中计,几乎手足冰凉。

之前他收到高唐县的战报,只以为是渠帅管亥冒失,自陷于官军之中,遂使前锋失去指挥,被官军趁乱撵过了濕水。

虽然颇为狼狈,但前锋其实还保留着大部分兵力。由他们自行决出新的渠帅之后,再补充一部分积年的老弟兄,很快就恢复了之前的规模。

其后他以主力进攻高唐县,高唐县守军匆忙撤过大河,也让张绕更加笃定。

官军中的幽州骑,实际杀伤力也就一般,不过是仗着马匹的速度和骑射的本领,可以在军中从容驰骋往来而已。

却没想到几千幽州骑真的发起力来,能在一个多时辰内,把前锋三万人全部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