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慧珍宝》翻译、注释与研究(全2册)
- 王希 王俊荣译注
- 21字
- 2025-04-07 15:18:21
伊本·阿拉比《智慧珍宝》(原文及译者选注)
《智慧珍宝》[1]
伊本·阿拉比[2]
奉普慈特慈的安拉之名
万赞归主!他凭着唯一的至正之道(),从极古之境(
)将智慧降示于“众言”(众逻各斯)[3]的心中(
),纵然信条与宗派因社团之差异而各不相同。安拉祝福穆罕默德——他从宽宏慷慨的宝库中以最端庄的言辞提供精神意志力[4],祝福他的眷属,祝他们平安。
教历627年一月下旬[5],在首府大马士革,我于报喜的真梦中见到了安拉的使者※[6]。他※手中拿着一本书,对我说:“这是《智慧珍宝之书》(),你拿着!把它带给那些能从中受益的人们。”我答道:“听命并服从安拉,服从他的使者和我们中的主事者,正如我们被命令的那样!”于是,我立下心愿,纯洁了举意,专心致志按照安拉使者※规定的内容出版这部书,既不增加,也不减少。我祈求至高的安拉,让我在出版过程中和一切状态下都能成为不受恶魔操控的仆民;让我在手指所写、口舌所言、内心所想的一切事物中,通过[安拉]赋予荣耀的意念,并将精神的启迪(
)注入有气息的胸中,而获得保护性的支持,以便我能成为解释者,而非决断者,并让理解此书的人——他们属于安拉的民众(
)[7],是有“心”之人(
)——能够确认,该书源于神圣化之境(
),此境界摆脱了灵魂那些掺杂了隐瞒的意图。我期望,当“真实者”(
)听到我的祈求时,能够应答我的呼唤。我只传达已经传达给我的东西,只在书的字里行间写下已经降示给我的东西。我不是先知,亦非使者,而只是继承者[8],是自己后世的耕种者。
【诗词大意】你们从安拉那里倾听,你们要回归到安拉那里。
当你们听到我传达的信息,就应该领会。
然后,认真细致地理解和领悟,那些凝练的话语,并将它们汇聚一起。
然后,将它赠予求索者,莫要阻挠。
这是广及你们的恩惠,你们要加以推广。
祈求安拉,让我成为受援助者,并得到援助;让我受到穆罕默德纯洁律法的规约,从而得到约束;让我们复活在他的行列,一如让我们归属于他的群体。执掌万物者对他的仆民传达的第一个[智慧]如下。
[1] (复数为
)究竟意指何物,学者们存在分歧。苏非主义著名研究者R.A.Nicholson以及英译者之一R.W.J.Austin认为:
指戒指上镶嵌宝石的基座或边框,宝石上往往镌刻着名字,从而构成一枚具有印章功能的印戒。
也可以指宝石本身,但这并非原作者的本义,因为在原作者看来,每位先知就代表了镶嵌着一种智慧宝石的基座,从而构成了代表安拉智慧某个特定方面的印章或标志。但W.W.Chittick及另一位英译者C.Dagli认为:
首先指印戒上的宝石,而宝石的基座文本中用
表示,基座的大小和形状则根据宝石本身而定。因宝石上常镌刻有名字,故能留下印记以作签封之用,这就解释了伊本·阿拉比
的摘要naqsh
(《印戒宝石之印记》)这一书名的含义。
也有“典范”和“精华、精粹”之义,而且这种含义在文本中似乎是主导性的。因此,该书第一章的标题就可译为“体现在[安拉之]言阿丹之中的神圣智慧之精华”。
[2] 译者注释主要参考文献:R.W.J.Austin,trans. The Bezels of Wisdom;C.Dagli,trans. The Ringstones of Wisdom;W.W.Chittick,The Sufi Path of Knowledge;以及哈桑·扎德·阿穆里编辑注释的凯撒里《〈智慧珍宝〉注释》等。每个注释的具体来源兹不一一列出。
[3] 单数为“”,原词有“热情”“决心”“精力”等义,在苏非术语中则表示精神旅行者在精神道路上的努力求索,他能将其意志施加给一个对象。故将其译为“意志力”。
[4] “言”(Kalimah / word)主要指先知的人格个体,正如尔萨(耶稣)在《古兰经》中被称作“安拉之言”(3:45 / 4:171)。《古兰经》也将一切存在的事物称作“安拉之众言”(18:109)。也有注释家认为指先知的精神。
[5] 大约是公历1229年12月中旬。
[6] ※,伊斯兰教提及先知名字时的敬语,意为“真主祝福他,并赐他平安”。
[7] “……的民众”是伊本·阿拉比著作中的一个一般用语,如“安拉的民众”“拥有揭示的民众”“诸实在的民众”等,常用以指苏非。
[8] 源自圣训:“学者是众先知的继承者”(《布哈里圣训》,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