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治金融风云:横滨正金银行的人治与法治
- 迟王明珠
- 3066字
- 2025-04-08 14:23:14
横滨正金银行,背负历史重任
横滨正金银行于1879年11月10日向政府申请创立,由包括中村道太在内的23名民间人士发起,资本金300万日元,每股面额100日元,共3万股。创立时股东有210人,分布全国,以东京人数最多,占了总人数的四成,其次是横滨,占了两成。[6]
300万日元资本金的银行在明治前期是什么概念?时任参议员的伊藤博文月薪是500日元,公务员的平均月薪是14.6日元,而每个月口袋里有5日元的话,便能过起码的生活。当时大部分银行的资本金在数万至数十万日元之间,只有很少数能达到一百万日元的单位,领头发起人中村道太曾经在家乡丰桥发起创立第八国立银行,当时的资本金是10万日元,所以300万日元资本金的横滨正金银行规模是十分庞大的。明治思想家福泽谕吉在中村就任行长时,曾赠诗一首:“居然装出一豪商,东道主人谋得良,楮片廿圆之外套,包罗三百万银行。”笑贺衣着普通的中村,竟能成就如此巨额大业。[7]
然而,横滨正金银行的重要性不但在于其创立时的规模,更在于其后意想不到的发展,创立后不到八年,政府为其度身定做了《横滨正金银行条例》,将对外汇兑业务明确地划入正金银行的营业范围,正金银行依据命令负责管理政府在外国的公债和官方资金等事务,[8]成为明治时期日本政府对外的御用外汇银行,占据了全国对外贸易总额四成以上的外汇兑换。[9]
从正金成立的背景上看,自幕府末期进入明治时代开始,中央政府从幕府和地方藩主手上承接的不单是版籍和主权,更多的是本来就紊乱穷困的财政和需要支付为数不少的旧公卿和士卒俸禄。对外方面,与列强各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导致丧失关税自主权和治外法权,使取消不平等条约成为举国上下一致的目标,利用富国强兵、殖产兴业令国家攀上强国之列便是唯一的途径。
明治初期面对众多难题,归纳起来就是一个“资金”问题,所以,改革当前的金融制度,创造社会融资环境成为首要任务。在此沉重的压力下,政府不断地以尝试错误的方式去探索解决方法,包括活跃货币流通、推动雏形银行的成立等,都未能奏效。
在正金银行申请创立前,政府正在为如何改革贸易金融体制而头痛,面对贸易逆差、金银币流失海外以及被外国银行垄断贸易金融的问题,虽然已经有一百多间国立银行相继成立,情况却依然毫无改善。所以,时任大藏卿的大隈重信想用特别条例去成立一间贸易银行,由大藏省(财政部)做主导,计划挑选民间人士为发起人,资本金则以官民各占一半的形式,并会平分董事席位的选任权。[10]就在这个消息出来后不久,便看到中村发起了创立申请。
1879年横滨正金银行向政府申请创立时,最初申请书上用的名称为“国立东海银行”,不过,经过政府批准后的成立名称已改为横滨正金银行。商号没有跟随当时国内其他银行一样以第一国立银行、第二国立银行等的数字命名,而是冠上创立所在地的贸易港横滨。至于“正金”一词,是本位货币的意思,当时日本在名义上是金本位制,实际上是实行金银复本位制,所以“正金”指的是金银币。单是这个名称便显出横滨正金银行从一开始创立已经是与众不同,也透露了背后政府对其寄予极大的期望。
中村道太提出申请创立正金银行,无论在时间和内容上,都与政府方案十分吻合,显得有点过分地偶然,这当然并非中村等发起人单凭己见产生出来的,主要是背后有明治思想家福泽谕吉的参与和策划。福泽是庆应义塾(即现在庆应义塾大学)创设人,他派遣义塾弟子协助创立正金银行及组成初期的行员队伍,又将深谙西洋簿记财务的中村道太推介给大藏卿,使中村成为首任行长。[11]故而后来正金银行编纂的行史中声称正金银行有三位恩人,分别是背后策划的福泽谕吉、创立时的大藏卿大隈重信及后来改革正金银行的大藏大臣松方正义。[12]
为了急于解决问题,政府设想中的方案没有按部就班地继续加以实现,而是匆匆沿用当时仅有的银行兼公司条例《国立银行条例》批准了正金银行的成立。横滨正金银行是根据1876年8月1日修订的《国立银行条例》成立的。此法于1872年公布,虽然名为《国立银行条例》,却是日本实质上第一部公司法。当时明治政府采用了伊藤博文的方案,模仿美国1864年施行的《国法银行条例》内容,将银行经营模式和有限责任的公司制度一起移植进来,是首次出现的有限责任公司法律制度。[13]
条例名为国立,只是当初翻译时出现的误差,将美国《国法银行条例》(National Bank Act)的国法翻译成了国立,实际上,在其规管下所有153间带着国立银行名称的,都是完全民间资本的私立银行。不过,正金银行在申请创业时,并不像其他银行打着营利的旗号,而是亮出了为国家分忧的崇高目标,订下创立目的是“鉴于出入口不平衡,令金银币价格升高,流通额减少,影响到内外贸易,故当务之急是提供金银币的运转,方便开港贸易”。[14]
当时,大藏卿大隈重信拿着正金银行创立申请向太政大臣(明治初期政府最高长官)提交时,更进一步说出政府对正金银行的期望,是要以正金银行作为方便贸易的金融中心点,使其“成为数年后条约修订的纽带”,令内外贸易数字均衡,金银币流通增加,达致发行可兑换纸币的目的。[15]所以正金银行背负的担子有异于一般银行的营利目标,要以领导贸易金融为始点解决众多现存的货币体系问题,最终希望在达致国家富强后,有足够条件向欧美列强提出修订不平等条约,取回国家主权。
背负着重大的期望,正金银行按照《国立银行条例》创立公司组织,在1879年12月21日首次股东集会上选举出八名股东代表担任董事,同月26日董事互选出中村道太为行长,小泉信吉为副行长。[16]
表1-1 正金银行创立首届董事会人员

[1] 园田孝吉1888~1889年的一篇演说内容“The Progress of Japan”。荻野仲三郎編『園田孝吉傳』(東京:秀英舎、1926)、頁149-156。
[2] 山寺清二郎編『東京商業會議所會員列傳』(東京:聚玉館、1892)、頁101。
[3] 山口昌男「経営者の精神史3中村道太(上)栄光と落魄の美学」『週刊ダイヤモンド』卷90号33(2002年8月31日)、頁126-127。
[4] 丸善株式会社編『丸善百年史』(東京:丸善、1980)上卷、頁97-111。
[5] 山寺清二郎編『東京商業會議所會員列傳』(東京:聚玉館、1892)、頁99。
[6] 横浜市編『横浜市史』(横浜:横浜市、1963)巻3下、頁518。
[7] 豊橋市立商業學校編『開校廿周年記念東三河産業功勞者傳』(豊橋:豊橋市立商業學校、1943)、頁130-140。
[8] 明治20年7月7日勅令第29號「横濱正金銀行條例」、第7及第9條、内閣官報局編『法令全書』冊25。
[9] 横濱正金銀行編『横濱正金銀行史』(東京:坂本経済研究所、1976)、頁515。
[10] 東京銀行編『横濱正金銀行全史』(東京:東京銀行、1980)巻1、頁69。
[11] 高垣寅次郎「福沢諭吉の三つの書翰-中村道太の事蹟とその晩年-」『三田商学研究』巻4号4(1961年10月31日)、頁1-18。
[12] 東京銀行編『横濱正金銀行全史』(東京:東京銀行、1980)巻6、开首照片页。
[13] 1864年美国制定National Bank Act的背景是南北战争时发行大量不可兑换纸币,战后利用此条例下的银行成功将其回收。徳田敦司「国立銀行条例、第一国立銀行における株主責任」『経営行動研究年報』号8(1999年5月)、頁89-92。
[14] 横濱正金銀行編『横濱正金銀行史』(東京:坂本経済研究所、1976)附錄甲巻之1、第1號之1、頁1-2。
[15] 横濱正金銀行編『横濱正金銀行史』(東京:坂本経済研究所、1976)附錄甲巻之1、第2号、頁8-10。
[16] 明治时期银行的最高领导职位名为“头取”,相当于现代的总行行长,统领全体业务经营。下面的主要营业店称为“本店”,相当于现代的总行,但本店负责人是另设的“本店长”。这是不同之处。本店长从属于总部的头取之下,有时候也会由头取或董事兼任本店长。银行组织内只有一个本店,其他营业店称为“支店”,相当于现代的分行,负责人为“支店长”。本书将总部的“头取”翻译为银行行长,下面本店和支店的“本店长”及“支店长”则沿用原称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