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长寿之乡
2024年5月1日,郭小兵同学组织JS省如皋中学1984届高中老师同学聚会,地点如皋市老爷大酒店。这天同学们纷纷开着宝马、奔驰、奥迪、别克......参加;我怕回家时电瓶车没电,索性坐公交来到酒店。邓刚的家离酒店不过二百米,这时也开着大奔进入停车场。
当时郭小兵预计不会超过一百人,事实上来了二百!当初十五、六岁的帅哥、美女,如今都成了年过半百的老头、老太!同学们畅谈过,感概万千!张奎高老师先说:
在很久很久以前 ,如皋现在所处的地方还是一片汪洋大海,海边的人们打渔为生,过着勤劳俭朴与世无争的生活。
却说西方极乐世界大雷音寺我佛如来,一日端坐九品莲台。四大菩萨、八大金刚、五百罗汉、三千偈谛、比邱尼、比邱僧、优婆夷、优婆塞等诸天圣众,听他讲妙法真经。如来正说得天花乱坠、宝雨缤纷,忽闻东海方向传来儿啼母哭、子泣父嚎之声。时玉帝在座,如来命玉帝返回天宫,查明原因再作处置。
玉帝不敢怠慢,即刻返回天宫传旨:“着千里眼、顺风耳打听明白归报”。二神片刻禀奏玉帝:“东海龙王敖广无事生非,发威风大摆龙尾,东海的潮水一下子涌上堤岸,淹没了许多庄稼和百姓。一时间尸横遍野,未死的百姓爬上高树、屋顶苟全生命,故此啼哭。”
玉帝闻报大怒:“这孽障害死百姓,赶快将他斩了!”
言未已,班中闪出太白金星俯伏启奏道:“天帝暂且息怒。依臣愚见,敖广已经闯下祸事,杀他也无济于事,不如令他速将潮水退尽,让出沿海二百里滩地。这样百姓既可免于洪灾,又可沿滩耕种为生,望俯诏敖广将功赎罪。”
玉帝闻言甚喜,道:“依卿所奏。”即着文曲星官修诏,着太白金星前往东海。
太白金星领旨,出南天门,按下祥云,直至东海龙宫,对虾兵蟹将言道:“我乃天使太白金星,有圣旨在此,请你快快报知龙王!”敖广急整衣冠迎接。金星径入水晶宫,面南立定道:“我奉玉帝圣旨下界,请你速将潮水退尽,让出沿海二百里滩地。”敖广接旨谢恩,教:“小的们!安排筵宴款待。”金星道:“圣旨在身立等归报,就请龙王退潮让地。”龙王道:“承蒙光顾,即退,即退!”
敖广立即将潮水下撤,太白金星回宫复旨。不过滩地成了旱地,没有河流难种五谷,老百姓还是难以为生。玉帝复招文武百官到凌霄宝殿议事。
托塔天王出班奏曰:“退潮让地虽得民心,不过该地乃江海交汇之处,何不令敖广到海岸一行,从滩头游向长江,迂回入海,这样敖广所到之处就成了通江大河,既利于百姓耕种,又利于船舶航行,岂不是一举两得?”
玉帝闻奏大喜,饬令敖广到海岸一行,不得有误。
敖广不敢违旨,可他堂堂龙王亲自到海滩掘河未免有失体统,他让龙后娘娘代他一行。龙后娘娘来到距长江北岸一百多里的海岸,冲开泥沙往西南而行,她的三太子敖丙也跟了出来。他们从嘴里喷水,把沙滩变成沙浆。龙后娘娘在前呼喊,三太子在后跟着游行。它们游过的地方就成了大河。
可是游不多远,贪玩的敖丙就要停下来四处张望,陆地上的花草树木让他着迷,这一切都是在水晶宫里看不到的。龙后娘娘怕儿子功力不大游不出去,只好游游停停,停停等等,每游一段就回头喊儿子跟上。就这样边游边喊,边喊边回头,一直游到现在的如皋县城。在他们游过的地方,凡是龙后娘娘回头喊的处所,河道都会拐一个大弯。
此时托塔天王受玉帝派遣查看进度,他从云端往下一看,只见龙后母子游出来的河道弯弯曲曲,将来船只来往航行,不但要拐许多弯子,还要多行很多路。天王心想等它们游到长江,这条河不是到处都是弯子么?”于是他落下云端抽出鞭子,对准龙后母子狠抽两鞭。
不料这两鞭弄巧成拙。龙后娘娘挨了一鞭,立即头昏脑涨眼冒金星,直朝东南方向游去(原计划向西南游进长江,河东的面积将十分宽广。匆匆投江入海,面积自然缩小)。敖丙被一鞭抽得浑身抽搐,它拼命扭动身子,一共扭了九十九个弯子,最后从如皋南门窜向杨花桥,经磨头、吴窑游向长江,回东海去了。现在磨头境内的西河湾就是这样造成的。
人们为图吉利,把海岸叫作海安(即现在的海安县),把龙后娘娘从开始到进入长江的那一段河流叫作大龙游河;把敖丙单独游过的地方叫作小龙游河,又叫通江河。
从此大小龙游河贯穿如皋,老百姓在这里精耕细作,过去的沧海变成了桑田。沿海居民取水煮盐,又通过河流运往如皋、南通。龙游河不仅灌溉庄稼,还成了江海之间的交通要道。
时光荏苒,又过了几千几万年。秦始皇二十八年,他带人第二次出巡,大队人马在泰山封禅刻石,又浩浩荡荡前往渤海。抵达海边,秦始皇登上芝罘岛,纵情浓览。只见云海之间,山川人物时隐时现,蔚为壮观,秦始皇心驰神往。
时江苏方士徐福在侧,他说海中有蓬莱、方丈、赢洲三座仙山,有仙人居住,山中八节如春,四时清明,不知寒暑,不识甲子。中有长生不死之药,服之可以寿算无穷。秦始皇听后问道:“卿曾见此仙境否?如何才能得到此药呢?”徐福曰:“求药不难,入海得真药为难;若欲此药,须入海方可得也。”帝曰:“如求得此真药,与卿共食,羽化登仙,不亦美乎?”徐福曰:“必欲臣去,须用大船十只。诸色匠作俱要预备。要童男童女各五百名,金珠宝贝、饮食器用之类俱不可缺。打点整齐臣便起行。”帝即传令打造船只,各色完备,着徐福过海采药。
据说徐福满载仙药而归。他从吴淞口进入长江,到达龙游河时轮船搁浅,不老药泄入河中。因为浓度稀了,再也不可能长生不老,不过喝了含有不老药的河水之后,延年益寿却是真的!这就是如皋人普遍长寿的缘由。
如皋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昔贾大夫恶,娶妻而美,三年不言不笑,御以如皋,射雉,获之,其妻始笑而言。
说的是公元前514 年,贾大夫为了避难,带着家人来到如皋。当时的如皋水网密布、水草丛生。
贾大夫又叫贾南屏,是贾国的上大夫,业绩显著,深得帝王的恩宠。
不过贾大夫生得很丑,妻子雷夫人却非常漂亮。雷夫人因丈夫貌丑,郁郁寡欢,三年不说不笑。
有一天贾大夫带着雷夫人到水边的高地射杀野鸡。贾大夫一箭射出命中野鸡,雷夫人这才露出笑容开始讲话。后来人们便将贾大夫射杀野鸡的地方取名为如皋。“如”是动词,“去”的意思;“皋”指水边的高地,“如皋”意为“前往水边高地”。
《今古奇观 · 女秀才移花接木》中诗曰:“他年射得如皋雉,珍重今朝金仆姑。”苏轼的诗中也有这样两句:“不向如皋闲射雉,归来何以得卿卿?”意为当初如果没有带你去皋泽打野鸡,回来后又如何能俘获你的芳心呢?
一个自古崇尚权力的国度,士大夫娶美妻比比皆是,这个“娶”字里肯定有太多无奈和冤屈,使得美妻“三年不言不笑”。后来美妻的态度瞬间转变很让人深思,我不信是因其夫“射雉”并“获之”,毕竟平常的一次去芦苇荡狩猎,且猎获的只是一只小野鸡,仅此就能博美人一笑,实在牵强,更不足以使一直阴沉着脸的美妻就此回心转意。我认为让她屈从且接受命运的,不是“射雉”本身,而是“射雉”之地。
从贾大夫在如城射杀野鸡算起,如皋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如皋名副其实。古人常说“皋地高亢,形如覆釜”。如皋像一口倒扣在地上的锅子,如城位于锅底,地势明显高于周边的地区。如皋每每面对特大洪水,不仅安然无恙,还能救济灾民。
1931 年,江淮诸河大水,苏北地区一片泽国,如皋幸免于难,于是收容灾民,帮助他们在如皋渡过难关。
作为“水边的高地”,如皋水网纵横交错,湖池散缀其中。江淮两大水系于此交汇,16 条河道通江达海。
如皋因水而生,因水而兴、因水而富,因水而长寿、因水而妖娆迷人。
在如皋,长寿似乎成为了生活常态,“七十小弟弟,八十不稀奇。”如皋百岁老人常年保持在500位以上,每10万人口中的百岁老人占比,高出世界长寿之乡的标准两倍多。如皋人长寿的原因说法众多,没有定论,也无需定论。在我的家族里,祖辈当中有三人活过了一百岁,父亲今年也九十八了。如皋“长寿之乡”的名头,实乃不虚。
现在的如皋,背倚淮扬,坐拥沃野千里;俯瞰长江,尽享舟楫之利。境内如海浩荡,云蒸霞蔚;龙游蜿蜒,毓秀钟灵。嘉木迤逦环抱,紫气氤氲东来,迎白蒲之晨曦,送常青之晚照。山水开画境,朗朗天光云影;文武立根本,皎皎人杰地灵。龙游河中摇曳的水草,岸边轻拂的柳丝,长空袅娜的炊烟,见证着沧桑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