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铲除太监,对朝堂而言,是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对民间百姓来说,是没啥影响的。
尽管报纸上极力渲染了,但平民多数都是不识字的,就算看到某个书生喜极而泣,挥舞着报纸在街上狂奔,顶多也就好奇的问一声,然后就自顾自的忙活自家那些事了。
国家大事,自有肉食者谋之,又与小民何干?
但这一次,明显不一样了。
首先就是街上多了很多由宦官们组成的路面清洁队,其实就是扫大街的,天刚亮就一群群的聚集到了街面上,开始清扫路面,看那熟练的手法,都是些练家子。
有了这些人的清扫,街面顿时就干净了。
从安史之乱至今,长安至少经历了三次兵乱,西面戈壁滩刮来的大风也日益侵蚀这座千年古都了。平时的长安城,总是灰扑扑的,给人的感觉就是让人心情灰暗,不由更加怀念大唐初建国时的繁荣和生机勃勃。
现在多了这一群清洁街道的,虽然还是看不到唐初时的景象,但总是有了点新气象。
新气象还不止于此,随着皇帝的逆转局势,先前高高在上的神策军也同样被打落了神坛,从之前的禁军被赶出皇宫,改任为路面管控大队。
这个路面管控大队是个新鲜玩意,据说主要职责是维护街面秩序的。比如:有人想摆摊,城管就得负责帮那人找到地方,或是引路,或是帮忙背扛货物,总之是得出力气,帮商贩们解决去市场的问题。
无偿服务,难度肯定不小,但神策军本来就出身于商贩之家,很多商贩本来就是他们父辈,帮家里人干点活儿是应该应分的,也顾不得许多了。
本来,皇上就是把他们赶到街上去了,出宫前,还举行了一次比武,双方都去了尖头,只拿木棒、竹棍开练,结果不言而喻,自然是神策军一败涂地,中间倒也有几个敢战,也耐战的,但那只是极少数,经过比武后,那几个都被皇上留任军中了,其他人都是挨了揍才被赶出来的。
说白了,这帮人的心气算是彻底被打没了,就是一群败犬。
这群败犬到了街面上,看到自家父辈扛着沉重的货物去摆摊,下意识的就上去帮忙了。不帮忙还有良心么?老爹之前还为自己交了罚金,自己有能力的时候也不可能干看着啊。
本来就没了从前的心气,加上街面上做生意的又都是自家父辈,不能战的前神策军,现城管大队,就自动划分了区域,开始自家的城管生涯了。
别说,都是商贾子弟,打仗不在行,服务于劳苦大众倒是手拿把掐的。本来皇上的吩咐就是,让他们到街面上去,看有啥力所能及的就伸把手,结果,城管们倒是自行延伸出了好多服务项目,帮摊贩们找地方做生意是其一,防火、捕盗工作也被他们顺手拿下,简直就是往后世的五城兵马司演变而去了。
有了这帮自动演变成城市服务人员的城管在,李瀍便将繁荣长安市场,当做了下一个目标。
这也不难,本来长安就有市集,李瀍就是更加规范化了市场,然后又搞出了很多手工艺品以充实市场而已。其中就包括了马上端午节要用的江米粽子,以及相关的香囊、赛龙舟等等。
端午节源远流长,早在汉代已经有了这个节日,来自后世的李瀍更是懂得,想繁荣经济,这种传统节日自是不可或缺,提振消费么,靠什么,不就是这些传统节日最给力么?
他跟杜牧已经打听过,长安人口已经有多年未经统计了,大体数字在四十万到一百二十万之间,以杜牧的估算,眼下应该有九十万左右,但并非常态,如今的长安随时面对着突厥等外族、凤翔等节度使的威胁,一旦有风吹草动,长安的民众恐怕会大量逃亡。
不是百姓对朝廷没信心,实在是已经被祸霍好几次了,皇帝逃跑倒是很安逸,反正已经成了习惯,可兵乱过来,大伙儿也生活不下去了啊。所以,长安百姓的人口数据压根就没法统计,即便是皇帝下旨,百姓也不一定肯配合,只能获取一个估算的数字。
总之,长安人口接近百万,要是稳定下来,其经济繁荣度,足以傲视天下,别看河北、江南那些节度使一个个牛气哄哄,但真比经济繁荣度,还真的难望长安项背。
那些节度使的地盘,施行的都是宵禁、禁止百姓聚集的管控制,因为哪怕割据形势已成,这些乱臣贼子的心里也不安稳,为了面对民间的保皇党,乃至麾下牙兵的造反威胁,这帮节度使的日子一点也不好过。
也就是唐廷本身拉垮至极,才最终让这帮节度使们成了气候,搞出个五代十国来。实际上,黄巢攻入长安前,这帮节度使还是挺安份的,没一个敢于登高一呼,改朝换代的。
这里就扯得有点远了,李瀍想要重振大唐,第一个要做的就是重兴长安的经济,眼下即将开始的端午节,就是最好的契机。他在太液池畔的田地,被他全种了糯米,收成自然都是农户们的,但种啥当然是他说的算,这是一开始就达成的约定,等农户们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自然遵行不悖。
加上他还和之前数次合作的川商购买了些糯米,这边原料是足够了。
然后他就施展出后世的手段,什么肉粽、甜粽、塞各种馅的粽子纷纷出炉,为此,他特意宰了两头搧好养了几个月的小猪,就是为了包肉粽。
这本来是他的秘密武器来着,现在成了他繁荣经济的拳头产品,一经推出便大受欢迎。晚唐时候,还没有搧猪的技术,人们还不知道猪肉的美味,何况他们也没形成甜、咸粽的固有习惯,冷丁吃到美味的肉粽,当然视为珍品。
其实,李瀍从传统红糖中提取的白糖,也在另一个层面上征服了食客们的味蕾,甜味这种味道,自古就是难得的珍馐,没见袁术死前都惦记着那一口蜜水么?
晚唐的历任君王们好歹还算保留了两川给朝廷,虽然他们的初衷是为了可以时常跑路去蜀地的,但这无疑丰富了长安的物资供应,使得他可以办一个丰裕的节日。
端午节的折纸、种种工艺品,都成了李瀍的主打产品,包括粽子在内,这都不是李瀍自己要去推广的,他只是将甜、咸粽的制作方法交给种他田的农户,然后通过他们,就自然而然的推广了出去。
然后,就是这些农户自行去城里摆摊售卖,或是批发给专业的商户去卖了。
反正,整个过程中,他不参与,让市场自行流通,最后财富会自行聚集在民众手中。
因为这些美味售价较高,八成没有平民会舍得自己买,哪怕是成本价。但也不怕没人买,长安的门阀家族实在太多了,在黄巢到来之前,市场的购买力还是很大的,他有信心通过这一个节日,将长安的市场彻底繁荣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