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院晴日·苔痕新绿】
消毒水的气味逐渐淡去,苏郁站在医院门口,仰头望着九月的阳光。沈砚之将她的素描本装进帆布包,手指不经意间触到她腕间重新缠好铜丝的银镯——断裂处被他用细如睫毛的铜丝编成交缠的纹路,像极了古建檐角的冰裂纹样。
“先去吃点东西?”沈砚之替她拢了拢风衣,目光扫过她泛白的唇色,“医院附近有家小馄饨店,汤头很鲜。”
苏郁摇头,指尖摩挲着帆布包上的苔藓刺绣——那是周雨彤送的出院礼物,针脚间藏着金粉细线,“我想先去幼儿园看看。”
沈砚之顿了顿,伸手替她拂去肩头的落叶:“好,我陪你去。”
【旧园新晴·苔缝生暖】
城西幼儿园的爬山虎刚染上秋色,苏郁站在铁艺栅栏外,听见孩子们的笑声混着钢琴声飘出来。大二班教室的窗台上,摆放着她去年带孩子们种的苔藓微景观,玻璃罐里的白发藓长势旺盛,像团蓬松的绿云。
“苏老师!”扎羊角辫的小雨最先发现她,抱着绘本跌跌撞撞跑过来,“你好多天没来,我们都想你啦!”
苏郁弯腰接住扑过来的小女孩,闻见她发间的草莓发卡香味,眼眶忽然发酸。更多孩子涌过来,七嘴八舌地说着“星星老师住院时我折了千纸鹤”“小夏把你的苔藓浇太多水啦”,直到张园长拿着保温杯走出来:“苏郁,身体好些了吗?”
“好多了。”苏郁起身,注意到张园长身后站着的年轻女老师——那是新来的美术老师陈雨,此刻正抱着画具盒冲她微笑。
沈砚之站在紫藤花架下,看着苏郁被孩子们簇拥的模样。阳光穿过她发梢,在肩头落满金斑,像极了他在戏院子阴面墙上拓印的苔藓标本。他摸出手机,给周雨彤发消息:“她比我想象中更坚强。”
【暗涌乍起·苔池微澜】
午休时苏郁在办公室整理教案,听见走廊传来压抑的争执声。陈雨敲门进来,神情犹豫:“苏老师,有位女士说……想和你聊聊。”
苏郁抬头,看见继母站在门口。对方换了件褪色的蓝布衫,指甲上剥落的红甲油已被剪短,手里攥着顶旧毛线帽,正局促地捏着帽檐。
“我……”继母开口,声音罕见地低哑,“你弟学校开家长会,老师问起你……”
苏郁放下手中的苔藓标本册,示意她坐下。继母却站在窗边,目光落在办公桌上的玻璃罐——里面装着沈砚之寄来的苔藓标本,“我知道你怨我们。你爸躺在医院,脑子糊涂了,总喊你小名……”
“医疗费我会按时打。”苏郁打断她,语气平静却疏离,“但除此之外,我们没有别的关系。”
继母的喉结动了动,忽然从布兜里掏出袋水果糖:“这是你小时候爱吃的橘子味……”糖纸在她掌心发出细碎的响,“我被拘留那天,看见你在池塘里沉下去……其实我没想害你。”
苏郁望着那袋糖,想起七岁那年继母刚进门,曾用这样的糖哄她叫“妈妈”。此刻阳光穿过继母眼角的皱纹,在她手背上投下蛛网般的阴影。
“以后别再来了。”苏郁起身,将糖轻轻推回去,“我要去给孩子们上课了。”
继母张了张嘴,最终点点头,转身时撞翻了椅背上的围巾。沈砚之恰好抱着作业本进来,伸手扶住椅子,目光在继母身上停留半秒。
“没事。”苏郁对他摇摇头,指尖触到办公桌上的苔藓微景观——玻璃罐里的苔藓正朝着阳光生长,“我们去教室吧。”
【苔光初绽·迟来的吻】
傍晚的秋风带着桂花香,苏郁锁好幼儿园的铁门,看见沈砚之靠在蓝色卡车旁,手里转着顶牛仔帽。他换了件洗旧的工装外套,领口露出半枚银镯——那是她送他的“榫卯成对”信物。
“带你去个地方。”他替她打开车门,车厢里放着个藤编篮子,底部垫着她送的苔藓刺绣餐布。卡车发动时,苏郁注意到后视镜上多了枚小相框,里面是两人在老宅巷口的合影。
车停在城西旧城墙下,沈砚之提着篮子走向城墙根的苔藓区。夕阳把两人的影子拉得老长,苏郁看见自己的影子与他的重叠,像幅被岁月拓印的画。
“上周来修城墙砖,发现这里的苔藓长得像鹿角。”他铺开餐布,摆出温着的粟米羹和酱鸭,“雨彤说你爱吃这个。”
苏郁低头用勺子搅动羹汤,看见浮油上漂着片嫩绿的苔藓叶——那是他特意从微景观里摘的。城墙砖缝里的苔藓在暮色中泛着微光,像无数 tiny的灯笼。
“苏郁。”沈砚之忽然叫她的名字,声音比平时低了半度。他从口袋里摸出个小锦盒,里面是对银镯——她那只断镯被修成了完整的环形,另一只是新打的,内侧刻着“砚”字。
“其实在江南时我就想给你。”他握住她的手,将镯子轻轻套上,“榫卯要成对,光也要成对。”
苏郁望着他耳尖的薄红,忽然想起他熬夜修复古建时的模样——凿子在月光下起落,像在雕刻时光。她倾身向前,在他唇上轻轻一吻,听见自己心跳如鼓:“现在,我敢接住你的光了。”
【异地苔信·千里共痕】
十月的桂花香还未散尽,沈砚之接到了江南戏院子的紧急修缮任务。苏郁站在机场候机厅,看着他工装裤口袋里露出的图纸角,忽然想起他说过“古建修复不能等”。
“每天至少发三条消息。”她替他理了理围巾,羊绒围巾上织着苔藓图案,“不准熬夜到三点以后。”
沈砚之低头笑,喉结在围巾下滚动:“知道了,苏老师。”他忽然凑近她耳边,“要不要和我去江南?看看真正的苔藓巷。”
苏郁摇头,指尖触到他外套内袋的素描本——那是她送他的礼物,里面夹着她新画的《苔光》:“我要守着幼儿园的苔藓角,等你回来教孩子们认瓦松。”
引擎声中,沈砚之的航班开始登机。苏郁摸出手机,看见他刚发来的消息:“想你的时候,我就给老戏台的苔藓浇水。”她望向窗外的停机坪,飞机尾翼划过天际,像道不会褪色的线。
【苔藓信箱·时光成诗】
此后的日子,苏郁的办公桌上多了个玻璃罐,里面装着沈砚之从江南寄来的苔藓标本。每周五的黄昏,她都会收到他的信,牛皮信封上盖着不同的邮戳:“苏州·网师园苔”“杭州·断桥藓”“绍兴·沈园墙隅苔”。
“今天修复了戏院子的飞檐,发现瓦当缝隙里长着卷柏。”他在信里画着简笔苔藓,“想起你说过卷柏又叫‘九死还魂草’,忽然觉得我们也像这样,在裂缝里活过来了。”
苏郁读信时,总会往回信里夹片幼儿园的落叶。有次她夹了片沾着金粉的银杏叶,不久后收到沈砚之的照片——那片叶子被压在他的设计图纸里,旁边是刚拓印好的苔藓样本。
【冬雪初霁·苔暖如初】
冬至那天,苏郁带着孩子们在幼儿园堆苔藓雪人。铅灰色的云层压得很低,她望着窗外的飞雪,摸出手机给沈砚之发消息:“戏院子的修缮顺利吗?”
回复来得很慢:“遇到点麻烦,可能赶不上冬至了。”
苏郁握着手机,指尖触到口袋里的银镯。孩子们举着胡萝卜鼻子和煤球眼睛围过来,小雨仰头问:“沈哥哥怎么还不来?”
“他有重要的事要做。”苏郁替雪人戴上围巾,那是沈砚之去年送她的生日礼物,“就像苔藓要在冬天积蓄力量,春天才会长得更绿。”
傍晚时分,雪越下越大。苏郁锁好教室门窗,看见陈雨抱着热水袋跑过来:“苏老师,门口有个快递!”
纸箱上印着“江南古建修复中心”的字样,苏郁拆开时,里面掉出袋真空包装的桂花糖藕——还有封信。
“抱歉,这次真的失约了。”沈砚之的字迹被水痕晕开,“飞檐榫卯出了问题,必须赶在大雪封山前修好。附:雨彤妈妈做的糖藕,记得加热吃。”
苏郁咬了口糖藕,甜香混着桂花香在舌尖散开。她摸出素描本,画下窗外的雪景,雪地上有两行歪歪扭扭的脚印——那是孩子们堆雪人时踩的,像极了沈砚之信里画的苔藓脉络。
【苔影相牵·春日可期】
跨年那天,苏郁收到沈砚之寄来的特快专递。里面是个精美的木盒,装着他亲手制作的苔藓生态瓶:瓶底铺着江南的青石板,苔藓与蕨类植物间藏着 tiny的古建模型,檐角挂着枚迷你铜铃。
“修复完最后一片瓦当,听见铃铛响,就想起你在幼儿园教孩子们唱歌的声音。”他在信里说,“等春天来了,我带你去看戏院子的苔花开。”
苏郁将生态瓶摆在办公桌上,阳光透过玻璃,苔藓的绿意与铜铃的微光交织。她想起他曾说过“古建会呼吸”,此刻忽然觉得,这小小的生态瓶里,也藏着他们共同的呼吸。
窗外,跨年的烟火在夜空绽放。苏郁摸出手机,给沈砚之发去照片:生态瓶旁,是她新画的《冬至雪苔》。很快,视频请求弹了出来,他的脸出现在屏幕里,身后是戏院子的飞檐,檐角挂着未化的冰棱。
“新年快乐,苏郁。”他的声音带着电流声,却依然温柔,“等春天修好所有榫卯,我就回来陪你看苔藓。”
苏郁望着他身后的古建,忽然明白:有些等待,就像苔藓在寒冬里的沉默,是为了迎接更美的春光。她对着镜头笑,眼里有星光闪烁:“好,我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