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麦田高宋

公司注册成立,汤华还是一个光杆司令,这就通过青华这边的关系联系到了矮大紧。这矮大紧有个信口开河的毛病,初次见到汤华便大放厥词。

“我说你怎么会写明朝呢?这可是个一无明君,二无名将,三无名士的‘三无朝代’……”

汤华随意回应了一句:“那你喜欢哪个朝代?”

矮大紧不假思索地答道:“当然是清朝,它给我们留下了最大版图的疆域,文治武功远超历朝历代……”

汤华其实很不想和他讨论历史问题,但无奈只能接着说:“我不喜欢清朝的愚民政策。比如他们的皇帝自己明明学习自然科学知识,却偏偏不让在国内传播。而你讨厌的明朝反而有更多的思想自由。难道你认为封建王朝禁锢人民的思想是正常行为?”

这番话简单直接,成功堵住了矮大紧的嘴。不过这人也有优点,丝毫没在意汤华言语中的冒犯,转而说起了这次的正事。

然而听完后,矮大紧直接来了句:“你脑子有问题吧!”

汤华顿时眼前一黑,冷汗直冒。他想反驳却又不好意思,因为他自己内心也是这么看的,但实在是没办法。

汤华一口气成立了好几家公司,印象科技负责对接运营商,另一家收购音乐版权的传媒公司则对接唱片公司和音乐人。如今他打算大规模收购音乐版权,然后伺机开展音乐彩铃业务。

且不说彩铃并非只有音乐,单看流行音乐,大多是新歌而非老歌。国内的音乐版权分散在数十家唱片公司,而且国内对版权的保护基本只停留在口头层面。由此可见,做这件事费力不讨好。

只有没做过生意的理想主义者才会有这样的想法。偏偏汤华虽是理工科出身,有理想却也更理性,这一切都是被小默同学逼的。小默同学不让他做互联网公司,他只能打擦边球,成立音乐公司收购音乐版权,再卖给自家的 SP公司,SP公司与运营商合作……

至于印象到底是音乐公司还是科技公司,汤华怎么想并不重要,只要小默同学认可就行,毕竟大家利益一致。

汤华不得不给自己贴上“理想主义者”的标签,外人理解也好,不理解也罢,很多事情他是不得不做。

矮大紧出身不凡,其祖父曾是青华的校长,父母皆是老师,家学渊源深厚。可惜他兴趣广泛,未能在某个领域成为专家,反倒成了杂家,但即便如此,他也远超绝大多数国人。

矮大紧的立场问题应该不大,不过他成长的年代,正是国人失去纯粹理想的时期,许多人失去了信仰和信心,对欧美日韩充满好感,他也未能免俗。

矮大紧当即便给宋可打电话:“我这儿有个土豪小兄弟,想找你帮忙买音乐的数字版权,你有时间吗?”

电话那头的宋可回应道:“当然有,在哪里见面?”

矮大紧说:“青华校园,我等你。”挂断电话后,矮大紧转头问汤华:“对了,你一个历史系的,怎么想着在互联网创业?”

汤华回答:“我下学期会转到计算机系。”

矮大紧又问:“就因为这个?”

汤华思索片刻,决定展现一下自己的能力:“我自学了计算机软件知识,编程能力超强。我在米国有朋友能给我斯坦福大学的推荐信,有很大概率拿到全额奖学金。要是创业失败赔光了钱,我可能会去米国留学。”

矮大紧更加难以置信:“你不是贫困生吗,听说你家里很穷,难道是假的?”

汤华不紧不慢地解释道:“当然是真的,但我就不能改变命运吗?”

矮大紧此时很怀疑汤华在吹牛,便说起米国的一些情况,说那里虽然好,但毕竟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向“钱”看,有很多骗子。

说起对美利坚的了解,矮大紧还是有发言权的。但人一旦立场改变,看问题的角度就会不同。

“这个推荐信不花钱,就算没有它,我大概率也能申请到,不止一个人愿意给我推荐信。”汤华把自己是青华历史系学生的事告诉了一些交流较多、从事开源的技术大牛,表达了想去米国留学的想法,就有人主动表明身份愿意帮忙。

真正的天才能够打破大多数社会阶层的壁垒。汤华重生到二十多年前,以他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无疑是个天才。

矮大紧恍然大悟:“Bitcome是你开发的?难怪!”

经过大半年的推广普及,汤华更新了两个小版本,Bitcome在全球的用户数越来越多。专业的科技媒体也注意到了这个软件,不过报道褒贬不一,因为 Bitcome几乎成了盗版资源网站的标配。

不过,Bitcome背后的技术 BitTorrent,因其分布式、去中心化、P2P下载的人越多下载速度越快的特点,能广泛应用于流媒体内容分发、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分布式存储和云计算、虚拟货币和区块链等领域,被一些大佬认为是改变互联网的四大新技术之一。

也有媒体认为应该立法全面禁止 BT,并对从事 BT下载的人进行惩罚。

外界讨论虽多,但都没涉及到汤华。即便他在 Bitcome里写了自己名字的拼音,也没有外国媒体采访他,国内媒体似乎根本没注意到这些,对 Bitcome的流行完全没有讨论。

宋可很快就到了,矮大紧介绍两人认识。宋可和矮大紧不同,他是个商人,而矮大紧身上始终有着难以忽视的文艺气息,确实不太像商人。

“你要收购国内音乐的数字版权?”宋可诧异,眼前的汤华怎么看都不像有钱人,口气却这么大。

汤华这次的解释更偏向商业化:“收购音乐数字版权并非目的,我是想通过收购版权获得和移动运营商谈判的资格……”

他详细解释了移动梦网和 SP公司的分成模式,以及音乐彩铃的商机,强调只要打开局面,就一定能赚钱。

宋可问到了关键问题:“移动公司现在并没有音乐彩铃功能,你能确定他们一定会开通这个功能吗?”

汤华自信地说:“事在人为,消费者有这方面的需求,能赚钱的业务,移动肯定会心动的,他们开通这个功能只是时间问题。再说了,我们也可以努力争取让他们提前开通。”

宋可还是有些不放心:“和移动公司合作最大的优势是什么?”

汤华答道:“他们可以通过话费支付,方便快捷。”

后面主要是汤华和宋可在交流,运营商的内容供应商SP这个行业才刚起步,赚钱效益还没有被众人熟知,不过搜虎有两个高管看到机会出来创业,成立了空中网,这个行业后来的老大。

两人从学校宿舍到食堂,将就着吃完,宋可上网查,用手机了解情况后思索良久,和一些人打了电话,仿佛下定了决心问汤华:“你觉得麦田音乐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