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竞环

管竞环,男,汉族,1936年11月出生于湖北省武汉市,大学本科学历,中共党员,武汉市第一医院中医主任医师、湖北中医药大学教授、华中科技大学药物研究所研究员。1992年获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全国第二、三、四批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01年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西医结合贡献奖”,2002年获“湖北知名中医”称号;2008年获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传承工作优秀指导老师;2010年获湖北名医称号;2010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专家。曾兼任中国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中医肾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学术顾问。获湖北名医、湖北名师、湖北省劳模、武汉市劳模荣称。主编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和参与22项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2013年11月被评为武汉市中医大师。

管老于1958年考入武汉中医学院,1963年毕业后留校,供职于武汉市中医院,1970年10月调入武汉市第一医院。先后师从一代名医陆真翘、黄寿人和余青萍、章真如。管老治学严谨,医术精湛,从事中医临床科研50年,擅长治疗内科疑难病症,特别是肾病专科,如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泌尿道感染等。在中医理论量化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开创性工作。

对于肾病的治疗,管老坚持走中西医结合道路,取得良好疗效:中药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为国内首创,并沿用至今;另外,对于慢性肾衰竭等多种肾脏疾病,管老制定了一系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水平居国内领先。

临证经验

自上世纪60年代末,管老开始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肾脏病的临床及实验研究,专攻慢性肾炎、慢性肾衰竭等。《内经》言“治病必求其本”,临床上就需要通过对症候的全面分析而求其本质。例如慢性肾炎多由于感受外邪而未得根治,病程中又常常因感冒或感染而致反复加重,可谓旧邪未去,新邪又至,日愈久,邪愈甚,然其临床上或仅仅只有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的尿蛋白持续阳性而余证不显,管老认为患者蛋白尿持续阳性,最有威胁的是感染,尤其是牙齿,咽部,皮肤等易于被忽视的感染灶。因为多数患者对这些部位的疾病不予重视,且很多情况下病人无自觉症状。由于感染灶的存在,患者蛋白尿及血尿不易消除,而且在机体抵抗力低下之时,易于复发。管老在患者病情稳定时,积极预防感染,在病情复发时,常首先考虑清除感染则尿蛋白自消,即邪祛则正安。另可从其舌脉查其本质,常可见舌红或干或腻,舌底络脉瘀青,脉弦滑或细数,而从现代医学角度分析其尿中白细胞常可见阳性。至此可见肾炎尿蛋白持续阳性者不宜一味温补通阳,而当以清热解毒、凉血化瘀,参以随证施治,方与其病机相符,始能取得较好疗效。通过多年的临床探索和实验研究,管老还研制出了灌肠一号、454颗粒、坚肾合剂、生红素片、水肿汤、黛军片、清清胶囊、清木糖浆、健脾生血精、扶肾膏等一系列纯中药治疗慢性肾炎、尿毒症的有效制剂,获得患者和同行较高评价。

(一)辨证思路

管老在治疗疾病过程中,经常强调一定要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如慢性肾炎患者,有的表现有浮肿,有的表现有腰痛等;泌尿系感染的患者可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痛、腰痛等;而有的患者,无任何自觉症状,往往在体检时才发现尿检异常或肾功能异常等,所以管老看病不拘一格,采用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相结合,以理化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为依据,以期达到最佳效果。

临证特点如下。

(1)重视问诊。

(2)重视舌诊。隐匿性肾炎,因其无症可辨,往往无从下手,此时,管老详辨于舌。对于舌质淡红,舌体胖大,边有齿印,苔薄者,常予补气;对舌体瘦小,舌质红,苔薄少津或少苔者,予以补阴;对舌质暗红,边有瘀点或舌下络脉迂曲者,配以活血化瘀治疗。

(3)重视体格检查。管老多次强调体检的重要性。如查患者眼睑及双下肢的浮肿;查指甲、眼睑色泽有无贫血;查皮肤感染;查咽喉、扁桃体肿大;查龋齿;肝脾肿大等等,往往要通过详细的体检才能发现病灶。

(4)重视采取必要相关检查手段。管老很重视中医和西医结合的诊疗方式,他常说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加上相关检查是很好的诊疗模式。如浮肿的原因可有肾病、内分泌疾病、心脏病等;仅靠中医四诊还不够,还需通过尿相差显微镜检、B超、CT扫描、肾活检等检查手段,使原发病可一目了然,治疗也能有的放矢,对预后的判断也明确。

(二)论治特色

1.从风论治肾脏病

管老根据肾脏病的发病特点,提出从风论治肾脏病的原则,重视风邪与肾病的关系。

2.从咽论治肾脏病

管老根据慢性肾炎合并扁桃体炎、咽炎的病因病机特点,辨证论治,将扁桃体炎咽炎的中医治法归结为八法:① 养阴清热利咽法;② 滋补肾阴,清肺利咽法;③ 化瘀消肿,养阴利咽法;④ 养阴清热,疏肝降逆法;⑤ 清热泻肺,化瘀排脓法;⑥ 通肠泻肺法;⑦ 养阴清热润肺法;⑧清燥润肺法。临床上灵活运用八法,往往咽炎症改善,肾炎也好转。

3.慢性肾炎蛋白尿临证经验

管老在治疗慢性肾炎蛋白尿时,针对慢性肾炎肾气虚损,本虚标实的病机特点,以辨证论治为基础,根据疾病标本缓急,提出慢性肾炎中医辨证论治七法,同时灵活应用激素、火把花根片、针灸、食疗等综合治疗。

4.慢性肾炎水肿的治疗

管老治疗慢性肾炎水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消肿当理气;消肿宜活血;消肿要升提;消肿重培补;消肿须温化;消肿勿伤阴;急则治标为应变之策;缓则治本乃久安之计;重视后天顾护胃气。

5.慢性肾炎血尿的治疗

辨证求因,审因论治;首重感染,祛除诱因;重视舌诊,灵活施治;针药并施,食治结合;用药平和,善用药对。

6.尿路感染的临床经验

虚实分治;年龄分治;针药并用。

7.慢性肾衰竭(CRF)的治疗

(1)慢性肾衰的中医辨证特点:管老根据多年的临证经验发现,CRF患者最常见的是以下五个方面的表现,即黑、淡、虚、瘀、浊,通过这五点来辨证,紧扣其虚、瘀、浊、毒相互兼夹的病机,往往可以执简驾繁,使辨证更加准确,容易掌握。

(2)中西医结合治疗。

学术思想

(一)首次揭示了中药四性、五味和方剂四性量化规律

通过对105味中药中42种元素和110首方剂33种元素的检测,把中药四性、五味和方剂四性进行了量化,结果与传统的四性、五味比较,符合率达到70%左右,证明了中医理论可以量化,改变了中医理论只能定性,不能定量的历史。

通过一系列研究,管老认为元素是药物和证共有的物质基础,提出了元素辨证论治模式,即宏观辨证论治和微观辨证论治相结合。宏观辨证论治,即中医规范化辨证方法和论治法则的定性对应;微观辨证论治,即在宏观辨证论治基础上,病证与方药的元素谱对应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说,它是通过元素完成了中医辨证论治中病证与方药之间的最佳信息转换,建立了以科学分析方法处理方剂、病证元素信息为主要目标的元素辨证论治体系。

(二)首次提出“辨疾病归经选药组方方法”在肾病临床中取得较好效果

管老将《中医内科学》各疾病中所用方剂的药物归经进行了统计,发现疾病归经与方剂中的药物归经有高度的一致性,说明古人在临床辨证时,已经将辨疾病归经与用药归经结合在一起,这就是中药归经临床应用的主要指征。

肾病临床中,常出现瘀证和热毒证,需要用活血化瘀和清热解毒药,以往很少考虑这二类药的归经问题,自从用了辨疾病归经选药组方方法,把此二类药也选用肾经后,明显提高了临床疗效。中药归经必须在疾病归经的前提下才能发挥归经的作用。

(三)首次运用数学组合公式规律,在临床上治则确定后,从中筛选药物优化组方,提高了临床疗效

中医诊病,首先辨证确定治则,而符合该治则的组方成千上万,如何从中筛选优化组方,一直是道难题。管老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和科研成果,在辨证论治指导下,采用了“辨疾病归经筛选法”、“中药元素筛选法”、“中药钙磷比值筛选法”等,完全可以将参与组合的药物数量减少到最小值。力求在定性的基础上寻找定量规律,避免了选药的随意性和盲目性,达到提高临床疗效的目的。

德艺双馨

管老治学严谨,刻苦钻研,从事临床诊疗、科研、带教工作50余年,打下坚实的基础,深厚的功底,练就精湛的医术,终至学验俱丰,造诣精深。先后培养研究生10余人,带教进修医师和西学中医师达100余人,带教毕业实习医师每年都有数十人。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不少弟子担任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成为中医界的学术骨干。

管老教学育人向来是诲人不倦,从不保守,总是倾囊而授。同时,他言传身教,培养学生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品质和以德济世、治病救人的崇高精神。管老从医数十年,从来都是以救患者于病痛之中为毕生之第一要务。凡来求医者,不论男女老幼,贫贱富贵,官位尊卑,皆一视同仁。

医话集锦

● “继承不泥古,发扬不离宗”。

● 元素是人类与自然界共有的物质,元素是证与中药信息传递的物质,是天人相应的物质基础。

● 中医理论研究应分两步走:第一步量化基础理论(不一定了解机理);第二步揭示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多学科通力协作是关键。

● 传统方剂的“组方原则”中,应包涵科学的“组方原理”,破译“组方原理”,是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关键,将使中医治疗学获得突破性进展。辨证论治机理即组方原理。

● 脏腑辨证法是各科各种疾病共同辨证的统一大法,在证的客观化研究中,应遵循这一原则去研究脏腑辨证机理。推测,在人体血液中有一组成分是脏腑辨证的统一指标。

● 中医药历尽三千年沧桑,近百年来遭遇取缔、打击而能活下来,一定有他合理的内核。

(马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