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试脑科学3:打开学习动力的“脑开关”
- (日)上大冈留 (日)池谷裕二
- 3476字
- 2025-03-13 18:30:27
第2章 机制篇2







通过让身体动起来的方式打开开关!
有一个有意思的实验。我们需要准备一本漫画(什么样的都行)和一支笔(筷子之类的东西也可以)。
接下来,像下一页图那样,分别用两种方式将笔含在口中并阅读漫画。令人惊讶的是,阅读同一本漫画,有意思的程度竟然会因为含笔方式的不同而不同。那么,到底哪一种方式会让人感觉漫画更有意思呢?
正确答案是方式1——咬着笔读。
这其实是一个有名的实验,咬着笔读的时候感觉漫画更有意思。这是为什么呢?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咬着笔时的表情。
仔细观察一下会发现,咬着笔时的表情是“笑的表情”,而衔着笔时的表情是一副“无精打采的表情”。也就是说,以一个笑脸的状态去读漫画,会感觉漫画更有意思。当然不否认不同内容的漫画有不同效果。
这就是自我知觉1,大脑会受到身体活动的带动。表情是个笑脸,大脑就会因此觉得有趣。大脑真的很容易上当。
1自我知觉:以身体的状态作为线索来(向合理的方向)推测心理状态。
因此,人应该尽可能笑起来,即使有点难也要这么做。心情特别低落的时候、没有干劲的时候,只要能做出笑的表情,随后大脑就会被带动着“开心”,结果人就真的笑出来了。苍白球随之变得活跃,干劲也就出来了。俗话讲“福临笑家门”,实在笑不出来的时候,就咬上一支笔试试。

还有一个重大发现!咬着笔读的时候,由于大量使用了表情肌,还可以达到瘦脸的效果!既能变开心,又能瘦脸,可以说一箭双雕。

于是,就像前面漫画里讲的那样,即使没心思做事,也一定要先让身体朝这件事而去,于是我出了门。先让身体动起来,从而打开苍白球的开关,得到意想不到的收获,这就如同受到了好运的眷顾一般。差一点错过的展览会也去了,我也在那里得到了很棒的体验。
这些虽然不能全部归功于苍白球,不过先让身体动起来的行动方式,的确会给人带来更多的邂逅与机会。
如果只是一味地等待,干劲也好,机会也好,都不会自己跑出来。别想太多,先尝试让身体动起来吧。









为打破常规,可以换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做法!
这里所说的开关是海马体。海马体是大脑里主管记忆的区域,一旦开始活跃,额叶(开关 )也会被启动,于是苍白球也活跃起来。那么到底在什么情况下海马体会活跃起来呢?
有一个用老鼠来研究海马体活跃情况的实验。将一只一直住在同一个笼中的老鼠放到别的笼中,这时这只老鼠的海马体瞬间变得活跃起来。其实人类也是如此。要想让海马体活跃起来,可以尝试去一个没有去过的地方,体验一下没有做过的事情,这些都不失为好方法。也就是说,通过这些尝试,苍白球会活跃起来。
所以,即便是一直坚持做的事情,也可以偶尔换一下场地,或者偶尔换一种不同的方式去做,如此一来,干劲就会再度出现。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当稿子写不下去的时候,我就会去附近的咖啡馆坐一坐。只不过换了一个环境,就感觉又有了干劲。
话说学生时代换座位,大概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旁边的人和环境的改变,多多少少会唤起大家的干劲。不过我们依然很快就会习惯新座位,所以学校才会定期组织大家换座位。
其实也不需要有什么太大的改变,在日常生活中只是偶尔改变一下看待事物的角度,就能够得到与以往不同的体验。为此,大家对于事物要有新鲜感,要拥有一颗柔软的心、感动的心。
即便再新鲜的体验,很快便习以为常,变成理所当然的事情。这就是大脑。为了克服这个问题,我们要不断对着眼点做出调整,要时常做出一些改变,哪怕只有一点点也好。







正确设定奖励!
马要给胡萝卜,海狗要给鱼,狗要给牛肉干,孩子要给糕点。在感到气馁的时刻,如果有适当的奖励,应该还能再坚持下去。如果在你努力坚持的时候给予你奖励,那么你一定会向前走得更远。
奖励不受种族、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始终会发挥作用。需要什么奖励,因人而论。不过,奖励的时机和内容大有讲究,我们必须得下功夫考虑,否则很快会再次陷入习以为常的状态。
“得到奖励好开心!”此时被刺激到的是大脑的腹侧被盖区。这里一旦受到刺激,就会产生非常强烈的快感。为了追求这种快感,你又会重复去做同样的事情,这就是坚持的原理。不过这种快感相当强烈,甚至会让你把其他所有事物都抛在脑后。举几个恐怖的例子,比如烟瘾、酒瘾等。
“情人眼里出西施”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沉浸在恋爱中时,对方脸上的痘印也会被看成酒窝……另外,对待喜欢的人,即使再麻烦也丝毫不觉得烦,愿意为对方做任何事。
那么毫无疑问,我们要往好的方向对奖励加以利用。
首先,我们来选择一下给自己什么奖励。大部分情况下会选择好吃的、好喝的。在达成比较重要的目标时,也可以买一买东西。如果正在单恋某个人,则可以尝试将“如果能到这一步,就主动给他打电话”作为奖励。是不是特别能受到鼓舞呢?

再有,孝敬父母或参与志愿者活动,其实也是对自己的一种奖励。这是因为在看到对方的笑脸时,会感到自己的付出很有价值,这也是一种快感。对方欢喜,自己也开心,可谓一箭双雕。

看得见的奖励固然也会令人开心,不过我觉得最棒的快感是成就感。它并不来自于他人对你的赞扬,而是来自于达成所设目标的时刻。一旦体验过这种快感,就会如上瘾一般,一个接一个地进行挑战。这样的话就太好了。为了坚持到这个阶段,就先用布丁、巧克力、大福,或者喜欢的艺术家举办的音乐会这些看得见的奖励来助力吧!
在奖励(成就感)里面,其实还包括一种完全相反的奖励法,那就是故意将自己置于困苦的境地,然后从那里开始。
例如去闯鬼屋,故意去寻求惊悚的感觉,在到达出口的那一刻,瞬间放松下来所获得的快感。再比如,心愿实现之前,故意不吃喜欢吃的东西,当心愿实现时,将最爱吃的东西放入口中那一刻所获得的快感。这些都是故意从更坏的情况出发最后回到现状的奖励法。
其实所谓奖励就是现状与目标终点的差距。越过了这个差距,也就得到了快感!
不过,最开始时如果这个差距过大,达成目标的难度一定会骤增。建议大家先从小目标入手,去逐步实现,这样做效果应该会好得多。
到底选什么作为奖励呢?仅仅想一想就让人感到振奋。想象一下目标达成后,得到奖励开心不已的自己,然后再接再厉吧!








沉浸在想要实现的目标中!
吊桥效应是大脑容易上当的一个好例子,在这里池谷先生还告诉我另一个有趣的例子。在生气的时候如果是心跳很快的状态,那么此时的反应一定会比心跳相对平缓时的反应激烈。

心跳过速的时候,大脑会认为心跳这么激烈,一定是遭遇了(比实际)严重的事情。如果是在吊桥上或者鬼屋里惹怒了别人,那么对方要比平时的反应更加激烈。刚刚运动完等情况也是如此。因此,要惹人生气时,千万要选好地点。尤其是分手之类的情况,一定要多加注意。

说起大脑容易上当这件事,还有个话题,那就是吃药。
坚信“只要服下这个药,病就能好转”,结果病真的好了,即使这个药是维生素。这种事相信不少人听说过。话说我读小学的时候,妈妈每天都会给我吃一种药。这个药装在大瓶子里,说是治肚子的药(其实是维生素)。不可思议的是,只要我早上吃了这个药,肚子就真的很舒坦。大概是因为我吃药的时候坚信只要喝了它就不会闹肚子,所以才有这样的感觉吧。
沉浸其中→上当→深信不疑
棒球比赛的啦啦队也是这样的。“一发本垒打!”“双杀,接住!”等加油声,能越过意识来对选手们的苍白球施加影响,从而激发选手们的干劲。
当选手们沉睡的力量被再度唤醒,有时果真能打出本垒打或者取得双杀。也就是说,加油声的确可以提高打出好球的概率。啦啦队的横幅也好,队旗也好,绝对不是用来虚张声势的。加油声能够越过意识引导苍白球产生干劲,所以即使读中学的儿子觉得难为情,不让给他加油,也最好前去支持。
考生的标语和头带也是如此。虽然看习惯后,逐渐就不当回事了,但是不受控于意识的大脑会时时刻刻认真地看着。墙上贴一个“考上了”的贴纸,并且想象自己考上时的场景,如此一来,考上的概率可能真的会提高。不、不,报考的学校有校服的话,不如弄一套来穿着它学习。
沉浸在你想实现的目标里可以使额叶活跃起来,苍白球也会随之活跃。大家都尝试这么做吧。

机制篇2小结
使苍白球活跃起来的4个开关。
开关
(Body,让身体动起来)
◎ 该开关通过身体活动来控制。
◎ 越是没有干劲的时候越要尝试走出门去。
开关
(Experience,换一种与以往不同的做法)
◎ 该开关通过换一个新环境或换一种新方式来控制。
◎ 即使是新鲜的事物,用不了多久,大脑也会习以为常。哪怕是细微之处也好,调整一下着眼点,改变一下方式,转换一下心情,一定会有非常好的效果。
开关
(Reward,给予奖励)
◎ 该开关通过奖励(快感)来控制。
◎ 因快感而受到刺激的腹侧被盖区具有很大的能量,成为能够坚持下去的原动力。
开关
(Ideomotor,沉浸其中)
◎ 该开关通过沉浸到想实现的目标中来控制。
◎ 越深信不疑,大脑越容易上当,干劲越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