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业ESG战略规划与实施
- 张晗 翟春娟
- 1080字
- 2025-05-07 11:40:03
3.构建特色的ESG生态体系
ESG理念的推广,ESG战略的实践还需要完善的ESG生态体系的支撑。在ESG生态体系中,各个相关主体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并在一定时期内处于相对稳定的动态平衡状态。
首先,作为设计者的中国政府及相关部门,从宏观层面规范ESG理念的内涵和发展过程,通过各类政策和指导意见引导企业的ESG行为。我国特有的体制优势、制度优势在ESG理念涉及的三个方面即ESG信息披露标准、ESG评估机构及评价体系、ESG投资机构投资指引等方面均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政府部门及相关协会自律组织等应发挥积极推动作用。证监会、交易所、基金业协会等资本市场相关部门及组织在这方面起到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建议债券市场、信贷市场相关政府部门及协会自律组织依据各自市场特点积极推动ESG体系三方面内容的建设。
其次,各类相关利益者,例如机构投资者、行业协会、ESG评级机构、ESG研究机构等,可以积极推动ESG理念在社会层面的认知,促进可持续发展成为社会共识,进而约束企业的行为,助推企业追求ESG的可持续发展。国外评级机构对中国企业的ESG评级结果系统性偏低。2021年第四季度,在明晟ESG评级评价的202家国有企业中,评级结果最高的仅为A级(第3档,共7档),被评为B和CCC级的占比63.9%。而我国的评级体系还在探索阶段,ESG评级体系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目前尚未形成统一标准。
再次,各类践行ESG战略的企业,它们将ESG理念与自身行业和业务、竞争优势相结合,切实将理念变成可持续发展的现实。但现实是,A股上市公司仍有3/4未发布ESG报告。从已发布的ESG报告看,披露质量也有待进一步提升。许多上市公司尚未建立董事会层面的ESG治理机制,ESG管理体系不够健全。
此外,还需要科研院所在ESG研究上深入投入,在ESG人才培养上的持续发力,保证在我国ESG实践中有足够充分的理论支持和人才保证。而这方面的工作虽然才刚刚展开,但已有较多高校和相关智库走在了“深化ESG理念研究,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前列,例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于2020年7月正式成立中国ESG研究院,研究院扎根ESG前沿与关键问题研究,培养我国ESG专业人才并致力于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与转化,进而助力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目前该研究院围绕ESG披露标准、ESG评价、ESG理论等方面陆续推出包含论文、专著、政策咨询报告等不同形式的高质量科研成果,并开发ESG相关的案例与课程,成为引领中国ESG研究的高端智库和培养ESG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同样不容置疑的是,中国在ESG研究与人才培养远未满足实践需要。
因此,从ESG发展形势看,包括国资委在内的监管机构将继续从宏观管理层面不断健全ESG生态体系。同时,ESG理念的深入落实,更离不开各类企业从微观层面自觉加强体系建设和工作水平,加快提高治理能力。